学习园地
如何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
从框架到细节
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是申报课题的重要一环,它决定着我们的课题是否立项。下面从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这几个关键部分,详细讲讲怎么写。
一、选题依据:回答“为什么研究”
(一)研究背景
现在教育政策不断更新,多关注政策文件能让课题紧跟教育发展趋势。比如“双减”政策,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从实践来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举个例子,发现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上失分严重,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研究背景:政策(最新文件)+实践(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个方面,入手解决!
不要空喊口号(如“提高教学质量”),需具体到“如何提高”“解决什么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个课题上做了哪些研究。通过查阅文献,看看国外有什么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国内的研究又达到了什么程度。
比如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国外可能在小组构建、合作模式上有成熟的经验,国内则更关注如何在本土教育环境下应用。
同时,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这样我们的课题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完善。
文献综述这块,可以用“对比法”凸显研究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两步走:① 梳理前人成果② 指出研究空白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学术价值体现在为教育理论添砖加瓦,比如提出新的教学策略或方法,丰富教育理论体系。
应用价值则是能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像提高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效果,还能为其他老师提供参考,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二、研究内容:明确“研究什么”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对课题中的关键概念要解释清楚,避免产生歧义。(科学性定义+操作性定义)
比如研究:“情境式教学在语文阅读中的应用”,就要明确“情境式教学”是通过创设具体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教学方法,让大家对研究对象有清晰的认识。
例如:“分层作业”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差异,设计基础、拓展、挑战三级任务,并配套差异化评价标准”。 避免模糊表述,需具体到操作步
(二)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针对的群体,可以是特定年级、学科的学生,或者某一区域的教师等。例如,研究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对象就可以是初三年级的学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课题研究的核心部分,要集中精力突破。
比如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如何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就是重点。
难点则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像技术应用的复杂性、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等,要提前想好应对办法。
(四)主要目标
目标要具体、可衡量。
比如通过研究,使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提高10%,或者教师运用情境式教学的频率增加50%等,这样能清楚地知道研究是否达到预期。
三、思路方法:规划“怎么研究”
(一)基本思路
先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问题,再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情况,接着制定研究方案,最后通过实践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比如研究“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先明确要解决探究式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然后查阅资料,制定教学实践方案,观察学生反应和学习效果。
总结一下就是:发现问题(如“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分析问题(调查原因: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机制僵化)→ 解决问题(设计互动式课堂模式)
(二)具体研究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文献法,查阅书籍、论文获取理论支持;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了解现状;
实验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效果;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
(三)研究计划和主要措施
把研究过程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阶段。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实施阶段开展教学实践、定期研讨;总结阶段整理数据、撰写报告。每个阶段都要有具体的任务和时间安排,确保研究有序进行。
四、创新之处:突出“独特之处”
创新可以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上,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或模式;
实践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技术。比如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这在教学方法上就有创新。
五、预期成果:展望“研究成果”
(一)成果形式
成果可以是调查表,访谈表,调查报告,开题报告,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教学案例集,还可以是开发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试题库等。
(二)使用去向
研究成果可以在校内推广,供其他老师参考;也可以在教育期刊上发表,分享给更多教育工作者;还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直接提高教学质量。
(三)预期社会效益
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甚至对区域教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需要认真思考每个部分,把教学中的问题和想法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只要用心准备,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评审书,为教育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