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为心灵护航,助家庭、老人和孩子
心理健康成长
——热心公益 奉献社会
刘瑞芳,女,1968年生,聊城莘县人,高级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和中学生涯中级指导师。聊城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专职教师,同时兼任全院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近十年来,一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坚持做社会公益活动。
心灵陪伴,向真向善
近十年来,她一直利用节假日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奉献给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2012年的冬天,她第一次参加心理咨询师协会组织的关爱孤儿心灵成长活动,到聊城儿童福利院去陪伴那里需要帮助的孩子,小班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伸出她那两只瘦弱的胳膊让她抱,当她把孩子搂在怀里的时候,流泪了,她知道这些孩子在福利院虽然衣食无忧,但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匮乏的,对这些孩子来说,连妈妈的拥抱都是奢望。从那以后,她暗暗地发誓,以后只要周末或假期有时间,就去看望孩子们,陪伴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妈妈般地呵护和关爱,让这些孩子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从那以后,每次小组去福利院的时候,都会看到刘瑞芳的身影。
2016年10月,她加入了聊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城市福利院举办的“爱暖童心”活动,几年来一直利用周末或假期去给孩子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陪伴他们做心理游戏。在一次活动中,有个非常内向的女孩在她耳朵旁很小声地说她非常想唱《大风车》这首歌,可她没有勇气到台上唱,于是她就鼓励她,陪伴她一块去台上唱出了她想唱的这首歌,自此,这个小女孩突破了自己,以后就敢大胆的表达了。她家住莘县,每次开车需一个多小时到达,虽然很辛苦,但看到那些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由原来的自卑、怯懦变得阳光、自信、活泼、开朗,她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
2017年她加入了聊城心理咨询师协会组织的“情暖夕阳”活动,关爱那些内心孤独、缺少陪伴的老人,每次活动陪那里的老人聊天,叙家常,了解老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帮老人打开心结,老人们每次见到他们都很高兴,舍不得她们走,减弱了老人的内心孤独问题。
自2015年4月聊城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成立以来,她积极参加救援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为救援队组织的“大手牵小手”的活动做义工。
此外,近几年她还利用周末或假期十几次为莘县妇联组织的家庭教育“亲慈子优”大讲堂、“美之约”微课堂义务讲课,受益家长几万人。另外,为莘县振兴中学、聊城四中举办的大型亲子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做义工,还为莘县莘亭镇政府、莘县东鲁办事处甘泉社区、莘县莘州办事处皇行社区、莘县春笋幼儿园做公益讲座,为阳谷县的公益组织“烛光宝贝”做义工,给莘县“同城一家亲”组织的贫困儿童夏令营活动当导师。
抗击疫情,云上逆行
2020年的冬天是个特殊的冬天,当疫情警报拉响时,莘县妇联招募疫情疏导心理热线志愿者,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她积极报名,共接听电话咨询、微信咨询几十例。因为学生在家上网课,大部分咨询是针对疫情期间如何管理孩子,再者是高三学生学业焦虑问题。其中危机来电一次,一名高三学生第一次咨询了自己在家无心学习,如何控制自己情绪,提高自制力的问题。第二次很急切的给她打了电话,说她同学和家长闹矛盾,要吃安眠药!她用微信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于是向她求助。她给那位同学打了电话,确保她没有吃药后和她在电话里沟通了大约1个小时,直至情绪稳定后,又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化解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也避免了一次家庭悲剧的产生。为了及时接听到求助信息,她手机24小时不敢静音和关机。常常夜间接听电话,回复微信,为了不影响家人,她躲到卫生间或者楼道里和求助者进行沟通。距今为止,义务咨询服务时长为200多小时,线上线下咨询服务人次有上百人,为上百个家庭解决了困惑。
她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多次取得聊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优秀会员”、聊城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优秀队员”称号,2017年推荐为聊城市“公益之星”的参评人选。2018年她加入的莘县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被评为“莘县好人”,多次被莘县妇联评为“家庭教育优秀讲师”。
今后,她还会一如既往的尽她的微薄之力给需要的人送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