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党课
共产党员要带头树立“四种意识”
主讲人:白凤凌
一、“四种意识”的内涵
(一)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从本意来说是指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民族和个人的政治心理(政治文化),又包括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
政治文化反映的主要是民众的政治心理,而意识形态则是一种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
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法律的反应。
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理念。
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政治意识强调政治方向,要求坚定信仰不迷失。
(二)大局意识。
所谓大局,即整个局势、局面,也指整体、全面的形势。增强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规模之巨大、情况之复杂、任务之繁难,世所罕见;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政令畅通,是很难有效有序推进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增强“大局意识”。
目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等现象还是存在。这些现象空耗了不少发展运营成本和改革的整体效益,更是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政治优势的削弱。
具体地说:大局意识指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大局意识强调认识高度,要求登高望远不短视。
(三)核心意识。
核心是指事物最主要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一部分;也即中心、关键部位。按俗话说,核心就是主心骨。
羊群领路靠头羊,大雁无首难成行。“头羊”、“首雁”,就是羊群、雁阵的核心、主心骨。离开这样的核心、主心骨,羊群前行没有方向,雁阵飞行没有目的。羊群、雁阵如此,小至一个团队,大至一个政党、民族、国家,更是如此。没有核心、主心骨,一个团队就会是乌合之众;一个政党就会是群龙无首;一个民族就会是一盘散沙;一个国家就会是四分五裂。
简单地说:核心意识就是全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党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中央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威信。
核心意识强调力量聚合,要求集中统一不离散。
(四)看齐意识。
看齐意识,是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党向中央看齐,也可以叫作保持一致意识。中央政治局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很强的看齐意识,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努力达到中央的要求,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达到预期目的,使作风建设再进一步、持续下去,用看齐意识引领工作新风。
看齐,是对广大党员的党性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而讲政治的首要就是向党中央看齐,这是贯穿党性要求的原则性命题。每个党员都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使之扎根于思想、融入于工作、体现于行动。
看齐意识强调步调一致,要求整齐划一不掉队。
二、“四个意识”的关系
强化“四个意识”不仅内涵丰富、要求严格,而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强化政治意识是前提,为强化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提供坚实基础;强化大局意识是关键,体现强化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具体成果;强化核心意识是根本,反映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的最高政治要求和最终落点;强化看齐意识是保证,为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提供路径方法。这四个方面统一于强化核心意识这个根本。
“四种意识”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首要的就是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意识,是重要基础和全面统领。这一意识增强了,其他意识的增强也就有了基础和前提。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政治纪律的必然要求。
三、怎样增强“四种意识”
增强政治意识,要求全体党员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纪律和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增强政治意识,不是空泛的、而是实在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体现在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反映在思想和作风的一言一行里。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中央提倡的要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要坚决执行、中央禁止的要坚决杜绝,切实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使政治清醒与行动自觉有机结合,让忠诚之心在遵规守纪、成事有为中得到真正体现和切实检验。
在这方面,尤其要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也就是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思想之元。打“虎”拍“蝇”以来,众多落网“老虎”,不能说压根就是坏人,有的还曾经是模范、标兵,然而,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或者丧失理想信念,精神上严重“缺钙”,患上“软骨病”,其结局可耻、可悲又可叹。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情况则是,一些党员干部对待政治信仰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恰恰反映了他们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动摇,反映了他们理论素养的缺乏和不足。因此,共产党人欲要增强政治意识,就一定要坚定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基,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
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其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其二,必须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时刻把自己的立足点放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一边。党员干部如何对待群众,就成为一个根本的政治立场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对待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公仆观念和忧患意识,使自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其三,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就是要鲜明、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含糊、不动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其四,必须严守党纪国法中规定的各项政治纪律。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形象,正确处理地方与中央、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保证中央和上级的政令畅通。其五,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在事关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面贯彻、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大局,事关政治方向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辨别方向、区分大是大非。其六,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善于见微知著,善于觉察和判断政治动向,识别来自“左”或右的方面对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干扰,开展积极、有效的抵制和斗争。
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组织要经常分析领导干部队伍的政治动态,根据不同时期的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主要领导同志应以身作则,带头从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为下级和群众作出样子。二要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把干部理论功底的深浅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三要引导干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政治觉悟。四要规范、健全有关的制度,对党员干部选拔、培训、党内生活、年度考核、民主考评、监督、弹劾等,要有一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办法,以使党员干部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1.在深入思考中认识大局
大局具有根本性、趋势性、决定性等特征,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审时度势,不能片面、孤立和静止地看问题。
2.在明确定位中服务大局
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都是全国大局的一部分,既受到大局的制约,其工作也会对大局产生影响。地方和部门都不可能置身于大局之外。对领导干部来说,树立“一盘棋”思想尤为重要。
3.在摆正位置中维护大局
与大局意识相伴的是党性和纪律。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贯彻这些重要原则,意味着可能牺牲某些地方、部门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古语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们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总是着眼不同的大局。比如,“一五”时期,贯彻“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大局;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大局;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大局。
那么,当前的大局是什么?增强大局意识又该注意什么?
当前的大局就是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它们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是地地道道的大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这一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大思路和大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志性的创新思想理论和创新实践。“四个全面”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这一战略布局所达到的顶层设计的新高度,为国内赞誉、世界瞩目,并产生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它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了五大发展理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根本遵循,有了坚实保证。
增强大局意识,就要正确认识这一大局、自觉服从这一大局、坚决维护这一大局,始终在党和国家这一大局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就要将这一大局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就当前来说,服从大局就是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服从大局要求,并学会“弹钢琴”,既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总之,要提高大局意识,作为普通党员思想观念,必须不断强化;精神境界,必须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必须不断培养;政治纪律,必须严格执行。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中国共产党是核心、主心骨;对于87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党中央是核心、主心骨;而对于党中央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是核心、主心骨。
所谓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其睿智与洞见,以其深谋与远虑,在治国理政上提出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施中大见成效,获得国内民众高度认可,博得国外极大关注。尤其是党中央紧盯两头,一头紧盯党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铁腕反腐;一头紧盯百姓获得感的提升、权益的确保,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更是赢得广泛的民心支持。实践证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正在日益加强,伟大光荣正确的称谓就一定直上云霄。
增强核心意识,一定要做到“三个坚决”,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定和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看齐,是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规矩
党的领导要靠纪律来保证,纪律要靠统一来贯彻,统一要靠看齐来实现。看齐就是要向中央基准看齐,与中央要求对标,在全党形成更加团结统一、更加凝神聚气、更加坚强有力的大好局面。
看齐,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必须通过看齐,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向目标看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向目标看齐,就是要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信;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的总体任务,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重心;始终遵循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径,增强聚精会神的定力和团结奋进的力量,朝着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向真理看齐
在现阶段,向真理看齐,最重要的就是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认真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心同德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
向核心看齐
向核心看齐,一是向党看齐,二是向党中央看齐,三是向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看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自身抓起、从自身严起、从自身做起,“八项规定”率先垂范,反对“四风”以上率下,“三严三实”带出好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为全党树立了标杆,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是思想一致、行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就说过:“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由此看来,这看齐意识,应成为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务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的。
看齐本质要义在于树立标杆、规范行动。队列整形中的看齐,一定要有标杆。当前所强调的看齐,向谁看齐,标杆是谁?就是要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从我做起的表率精神、标杆示范。在相当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之所以党风政风清新扑面,正风肃纪抓铁有痕,全党振奋,百姓点赞,国外瞩目,关键就在于党中央这种从我做起、以我为标杆的行动力,在全党上下形成了以上率下、层层看齐的良好风气。于是我们说,增强看齐意识,彰显着突出的标杆,这标杆就是党中央,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一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习近平同志还明确提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必须是具体的,不能光口头讲讲,要落实在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上;必须是坚定的,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也包括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为党服务、为党分忧。而且,这种看齐,不是标语口号,不是大而化之,而是要掷地有声、落地生根,牢记于心、兑现于行。
政治上同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落实看齐意识的第一要求和首要遵循。在对党的态度上,要保持绝对忠诚;在大是大非上,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日常工作上,要强化全局观念,把政治正确切实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思想上同心
一是在精神上要不缺“钙”,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使之在灵魂深处扎根。二是在思想上要不走神,以思想的绝对清醒保证政治的始终坚定,任何时候都不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不随意左摇右摆。三是在道德上要不失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步调上同频
一要强化“齐步”的意识,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以高标准的尺度,把党性要求切实贯穿于党性锤炼的全过程。二要履行“齐步”的担当,凡是中央部署的重大决策,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三要执行“齐步”的要求,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以铁一般的纪律守好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
行动上同力
全党同志要把看齐意识切实转化成促进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态度,想办法、出思路、谋发展。按照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速度,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今日事今日毕的效率意识,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全社会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智慧和力量充分迸发、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大好局面。
看齐意识的增强,不能一时一事,而要有全时空概念,就像军队一样,再训练有素的部队也要喊看齐,而且要天天喊、时时喊。一定要防止有利时看齐,不利时就走样;顺利时看齐,困难时就走样;愉悦时看齐,不快时就走样。总之,看齐意识的加强,仰仗于要有过硬的定力和坚强的毅力。而这类定力与毅力源于党性。正所谓:党性强,看齐好;党性弱,看齐差。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欲要全时空地与党中央看齐、与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就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