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制度

发布者:基础教学部发布时间:2024-05-14浏览次数:224


 “三会一课制度是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课堂,是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措施。为提高三会一课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一、支部大会制度

1.会议时间:每季度召开一次。

2.与会人员:全体党员参加,党支部书记主持会议。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可吸收非党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参加。

3.会议内容: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市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院党委的决定、决议。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

2)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3)讨论发展新党员和接受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4)选举新支部委员会成员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

5)对学院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重要工作安排、重大改革方案、绩效工资分配原则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

6)讨论需由支部大会决定的其它重要事项。

4.会议要求:支部大会要充分发扬民主,围绕会议中心议题,认真开展讨论,畅所欲言,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议。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或作决议,到会党员必须达到或超过本支部正式党员的五分之四,并经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为有效。

5.会议形成的决议由支委会负责检查落实。

6.会议记录:支部组织委员负责会议记录,会议记录要认真保管,年终归档备查。

二、支部委员会制度

1.会议时间:

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及有必要时,支部书记可随时召集。

2.与会人员:

全体支委会成员参加,党支部书记主持会议。

3.会议内容:

1)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院党委的决定、决议,落实执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

2)讨论通过年度支部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5)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及党员发展对象,评选优秀共产党员。

6)讨论支部工作重要事项和工作措施。

4.会议要求:

支部委员会决定重要事项时,到会支部委员必须超过半数以上;如遇重大问题要作出决定,到会的委员不超过半数时,必须提交党员大会讨论。

5.会议形成的决议,应确定有关支委会成员负责检查落实,并向党支部书记报告执行情况。

6.会议记录:支部组织委员负责会议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主持人、缺席人员名单、会议议题、会议决议等。会议记录由专人保管,存档备查。

三、党小组会制度

1.会议时间:党小组会于周二下午政治学习时间召开,如支部有特殊任务,次数可增加。

2.与会人员:党小组全体党员参加,党小组组长主持会议。

3.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传达支部的决议,讨论贯彻支部决议的具体措施及每个党员应承担的任务。

3)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党支部决议的情况。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定期召开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4.注重效果:会前要有准备,会议内容要集中,每次会议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解决一两个问题即可。

5.会议记录: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要认真保管,存档备查。

四、党课制度

1.上课时间:每个季度上一次党课。

2.党课内容:

1)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

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市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

3)学习《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

4)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5)学习党建相关理论和知识。

6)结合不同时期政治任务,对党员进行形势、任务目标等教育。

3.党课要求:

1)要认真制定党课计划,由组织委员负责。

2)建立考勤制度,无特殊情况,不能无故缺席。对因故未能参加党课的党员要及时补课。

3)党课教员由支部书记担任,也可以邀请上级领导及党员先进典型人物和由具备授课能力的其他支委担任。每次授课必须要充分准备,讲课时要联系实际,务求实效。

4)每次党课要认真做好记录,以备上级检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