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进校园之六 道德文化传承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25浏览次数:0

文化先进,人必智慧;文化愚昧,人必无知。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文化的精髓是哲学。正所谓:文化影响思想,思想刻化精神,精神创造与物质合成具有无限开凿、拓展、造福人类现实与未来生命意义的无限至明与空间!

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传承、弘扬了5000年,最具先进性和极强的决定一切的能动力。它以无限开放包容精神,以尊崇道德的凝聚力,铸就了圣德慧明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和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

启蒙明理、遵纪守法讲规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开设道德文化专栏,通过品味、思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事例解读,提高广大师生的自身修养,积极进行道德实践,自觉做一个于家于社会于国家有道德修养和有贡献的人!

之一 做一个身心和谐、与人和谐并追求社会和谐的人

文化的和谐决定社会和谐。以道家与儒家等为主的中华文化以及后来能够融入中华文化的佛家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和谐相处的哲理,都强调人自在身心的和谐。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和第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是说:人如果能“不自见”,不去显明自己,只要对人有益自然会有人来显明你的好处;或者不自我断言,谨慎深入探索,才能找到真知灼见“不自是”,即,不是自以为是的执着强为,而是低位包纳,方能彰显自己的大度和美德。“不自矜”就是不自高自大以为了不起这样他的事业才能保持长久“不自伐”,就是不居功自我显示、自我夸耀,方能受到别人的佩服、信任和敬重,这才更显得有功劳。“四不自”是进行自我修行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四自”则是背道而驰的,是积冤损德累罪的过程,更是自我败亡的过程。

身高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叱咤风云的楚霸王项羽正是由于“四自”,最终才落个身死国灭的下场,着实令人感叹!班固在《汉书.陈胜项籍传》中有“赞”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籍(悟),不自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岂不谬哉!

人,把握了“四不自”和“四自”的内涵,就能成为一个身心和谐、与人和谐并追求社会和谐的人;一个党员干部 ,把握了“四不自”和“四自”的精要,就能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扎紧弄权贪腐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