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留下了无数的谚语俗话,诸如“晚霞不出门,朝霞行千里”等。但是有一句一直被大家所误解,那就是“七不出,八不归”。很多人认为这是卦爻,就是七号不出去、八号不回来,其实都不然。
原来“七不出”指的是没有做好这七件事就不要出门。这七件事,就是茶、米、油、盐、酱、醋、茶,泛指生活的基本用品。在古代女人很少独自出门,一方面是因为不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古代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地位上的不平等,所以出远门的通常是男人,而男人在古代基本是一家的主心骨,钱或者其它的都是有男人来准备和管理,主心骨要出门,剩下的一家老小怎么办?男人出行前,一定要先把这些基本生活用品给准备妥当,才没有后顾之忧。这个也被称之为“开门七件事”。
启发:最眼前、最根本的事做不好,好高骛远是行不通的。
那“八不归”指的又是什么呢?“八不归”是说出门在外如果做了有违背这八件事中的一件事那就不要回来。这八件事,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十分重视个人品德方面的修养,如果你的人品不行,那么是不会受到别人欢迎的,这八条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违反了任何一条都会被认为是对不起祖宗的。正如包孝肃公(包拯)在家训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还有著名的秦琼,门神,他最出名的是武功吗?是将才吗?虽然有,但并不是全部。看过《隋唐演义》的朋友会发现秦琼最重要的是对人注重讲忠、孝、礼、义。正因为如此,他才可以行走江湖,被众人所尊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愿意帮助他。也正因为他善名远扬,所以才有人愿意跟着他出生入死,愿意给他卖命。
再有,近代武训先生,他只是普通人,甚至只是个乞丐,但是他依旧为人尊敬,不说被道光皇帝赐匾,还有黄马褂。他原本是没有名字的,但是这个训字是哪来的?当时的山东巡抚给他起的,这可是个很厉害的名啊,可不适合普通人,但是他为什么有资格呢?因为他是真的做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用乞讨来的钱,办了三家学堂,死后,万人为他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