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一位闪耀在高原上的精神灯塔。他两次进藏,为西藏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无私奉献。他以对人民的深情,将自己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藏族同胞的心田。
做为孔繁森母校的一名教师,我一直在经管系工作,参加工作十余年如一日,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耕耘、以校为家,用扎实的学识、育人的智慧诠释了“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的内涵。
近年来担任校园文化讲解员,学院宣讲员,加入聊城市委宣传部讲师团,被聘为聊城市2022年度“巾帼聊亮”志愿宣讲员。多次代表学院去其他学校、单位进行宣讲,更好的宣传学院,参与理论宣讲活动几十场。
一、立德树人,爱的传递
在学院主要承担校园文化讲解、学生管理、担任班主任、元旦联欢会及大型庆典主持等工作;还承担了演讲与口才、普通话教程幼儿教师口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工作认真扎实、任劳任怨,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市级荣誉称号。工作中勇挑重担、主动作为,被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班主任”、“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在学院主持策划历年来的元旦联欢会、庆祝建党100周年、建国75周年的庆典活动。
作为学院最早的校园文化讲解员,近几年给来校参观的各级领导讲解校园文化百余场。教学中始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亲情施教。积极实践项目化教学,坚持课程思政。通过我校国旗广场、繁森广场等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岗爱家教育。通过我校孔子广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繁森精神,爱的传播
参与人民日报视频作品《公仆赞》的录制,作为孔繁森母校的一名教师,将身边践行孔繁森精神的故事讲给了千千万万人听。“繁森精神,世代流传”,为了更好的讲好校园文化,将繁森精神发扬光大,每一篇讲解稿都要逐字逐句的斟酌,直到每一个字都达到要求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学校,回到家经常晚上十点多。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对于孩子是不会理解妈妈的,老大经常生气地说:“妈妈,你不是我们的妈妈,天天就知道学生,就知道讲解……”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抱着老二,搂着老大愧疚地说:“对不起,孩子们”,经常惭愧地流下眼泪,但在心里一想到领导的信任和紧急的任务,还是一心扑到工作上,出色的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次讲解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宣讲工作,考取了山东省普通话测评员,普通话一级乙等,组织了学生的朗诵宣讲社团,组织指导了数百名学生考取了普通话等级证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心理学课程的培训,并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同时这也使得班主任工作卓有成效。
三、言传身教,爱的召唤
自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先后送走多届毕业生。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指导学生参加学院党史故事比赛、孔繁森故事大奖赛均获奖;在聊城市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优势,开展“党史故事”进基层活动决赛中指导的学生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毕业生很多成长为单位领导或技术骨干,收到社会一致好评。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心系老人,爱的奉献
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单纯的眼神,就会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感到这座由知识、理想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的神圣!去年三月,我和同学们带着最真挚的问候走进了聊城敬老院。同学们给老人捶背、梳头、喂水、讲笑话,还有细心的同学为老人擦嘴接痰……老人久久拉着同学们的手不愿撒开,温馨美好的场面犹如三月的春风吹进每个人的心田。还曾多次带领学生到儿童福利院献爱心,给孩子们送去爱心礼物。同学们深深懂得:一个人只要有了爱心、善行,他的生命就会发出温暖之光,且日增其辉。
在教育中,我要让学生了解孔繁森那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他远离家乡亲人,把西藏当作自己的家,把藏族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奉献没有边界,只要心怀大爱。用孔繁森精神育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为社会、为国家付出。引导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像孔繁森那样勇往直前,不畏艰苦,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让孔繁森精神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静待花开,逐梦未来。我将挥洒每一滴汗水,付出每一份热忱,踏出每一个脚印,放飞每一个梦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奋斗致敬伟大时代,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进!继续在热爱的宣讲道路上发光发热!
经管系: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