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整体设计的关系
1.课程名称、单元号码、单元名称(不宜用任务做名称):在第一张幻灯片上展示,不用念。
2.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内容的关系:知识理论一体化,避免单纯的做/讲。
二、单元目标
能力目标:分层表述和落实,体现对优秀生的关注。
知识目标:理论、计算。
素质目标:落实到具体环节。
分层次目标
三、任务设计
1.任务的个数、名称、内容、性质,背景资料,覆盖性(本次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2.任务的趣味性、复杂性、挑战性和创新性。
3.任务的实施过横:在哪里做?设备、七彩?师生身份?实施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结合怎么做到?
四、情境设计
1.情境真实、生动、丰富,有效地引出任务。
2.除了技术情境,还有管理情景。
3.情境的种类。
五、课程实施步骤设计
课程是如何实施的?点评者要从课程实施的步骤中分析出教学思想,而不是丛书面上读出。所有的理念都在教学步骤中实现。要按照上述要求,逐一检查“步骤”中体现的“理念”,不是只看理念的叙述。是否仅按照模板填写步骤?是否单线索(认知逻辑)设计?
六、考核实施
本单元中有哪些任务成果的展示、评价?如何考核?如何实施?
七、教学方法
要看实际的(不是纸面上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方法。
1.课程的开头:引出全课的开头是否精彩?是从工作引入还是从知识引入?(建议从工作引入)
2.课程的结尾。
3.课程的逻辑。有没有可能引入企业参与,要有精彩的讲解。
4.课程渗透了理论、计算。
5.一体化设计。
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八、讲课效果
1.语言生动,吸引人。时间把握15分钟。
2.素质目标落实:本次课具体任务中是否落实、体现?
3.职业核心能力落实。
4.第一、第二课堂结合
5.与证、竞赛结合。
6.课程项目任务中学生是否有充分的决策、创新空间?
7.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有何特点、亮点、创新点?
九、设计导航条:最好有主导航条,子导航条,导航条内容是否简洁明了。
十、单元设计最后进行知识归纳总结
总结归纳不但要有技术归纳,更要有知识归纳总结。归纳方式最好采用图表或树形结构。
十一、成果评价实施:要有成果衡量标准,如何实施的?
十二、行业标准是否在提前告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