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的通知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各省属技工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人才兴鲁战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促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引领全省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根据人社部发〔2021〕48号文件精神,决定举办第三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大赛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淄博市技师学院、鲁北技师学院承办。为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成立大赛组织委员会(见附件1),负责本次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下设组委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大赛组织协调等工作。设评审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分别负责制定大赛相关管理办法和各类技术文件、大赛评审仲裁工作等。
二、大赛事项
(一)赛项设置
本赛项为2021年“技能兴鲁”一类大赛,共设10个类别:机械类;电工电子类;信息类;交通类;服务类;财经商贸类;工业综合与农业类;文化艺术与综合类;公共类;学生管理类。
(二)参赛要求
1.参赛选手须是省内技工院校在职教师,由所在学校出具证明,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审核;前两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省赛第一名获得者,不能再次参加同类项比赛(前九项为教学类,第十项为学生管理类);每个类别学校推荐1名教师参赛;第二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省赛各赛项第一名获得者所在院校,相应赛项可增加1名选手参加省级比赛。
2.全面倡导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突出学生中心、能力本位,渗透课程思政,关注学生差异,推动教学手段更新,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执行相关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一体化课程规范》。参赛作品须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发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选手承担。
3.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本届比赛定位为课前说课比赛,不需提交教学视频。
三、赛程安排
(一)印发通知。印发大赛通知,统一比赛组织流程和规则。
(二)市级选拔赛。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统一组织辖区内省属和市属技工院校教师参赛,市级选拔赛应于11月10日前完成,并根据名额按成绩确定省赛选手(见附件4)。
(三)省级比赛。在大赛组委会统一领导下,承办单位负责制定竞赛日程安排,初步定于11月下旬完成,具体见实施方案(见附件2)
本着开放办赛的原则,组织市级选拔赛、省级比赛的说课与答辩环节时,应采取赛场外同步视频直播或在保证赛场秩序前提下允许公开观摩的方式,对除参赛选手外的技工院校教师开放。
四、奖项设置
各赛项分别按照参赛选手的10%、20%、30%的比例设置一二三等奖,设置优胜奖若干。根据工作和获奖情况,对大赛组织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鼓励获奖人员所在单位给予选手一定奖励。
五、有关要求
(一)做好市级比赛组织工作。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坚决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本地选拔赛,充分调动技工院校教师的参赛积极性,激发广大教师“比学赶帮超”提升教学能力的热情。要做好疫情形势变化应对预案,根据疫情情况及时调整比赛的组织方式等,确保比赛安全平稳顺利举行。
(二)规范提交参赛资料。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指定1名联络员,专门负责大赛期间的沟通协调,并做好参赛选手报名和资料报送工作,联络员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请于10月16日前报我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各市于11月10日前,将省赛参赛选手报名汇总表(见附件7)及参赛作品(含课程标准、教学方案设计、说课PPT)等报送厅职业能力建设处;所提交的参赛资料除报名表、汇总表、课标和教学方案封面和电子材料文件名外,其他材料(课程标准、教学方案设计内页、PPT正文)的内容不得出现地市、学校名称以及参赛教师和有关学生的任何身份信息。如出现相关信息泄漏,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的所有电子材料,应采用常见文件格式,并须进行病毒查杀,以免影响正常比赛。
(三)省赛专家推荐要求。各市可推荐不超过5名省赛评委专家,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择优遴选参与省赛评审工作。推荐专家要求有市级以上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评审经验,填写《第三届山东省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专家推荐表》,于11月10日前报送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四)组织竞赛有关要求。参赛选手的食宿费、交通费等相关参赛费用由选手所在单位负担。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联系人:于金
电 话:0531-86914920
邮 箱:yujrst@shandong.cn
附件:
1.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组委会名单
2.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实施方案
3.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类别与专业(课程)对应关系表
4.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名额分配表
5.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评审办法
6.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学生管理类)评审办法
7.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报名汇总表
8.第三届山东省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专家推荐表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1年9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组委会名单
主 任
侯复东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副主任
张 龙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陈治果 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院长
杨维江 淄博市技师学院院长
王建泉 鲁北技师学院院长
委 员
刘海鹏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
刁洪斌 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副院长
王玉环 淄博市技师学院副院长
刘继花 鲁北技师学院副院长
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主 任
张 龙 (兼任)
成 员
刘海鹏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
于 金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一级主任科员
郭翠花 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教务处处长
杨 冰 淄博市技师学院教务处处长
陈 朝 鲁北技师学院教务处科长
附件2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
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实施方案
一、大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11月中下旬
地点:(具体项目分配及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二、大赛主题
德才双馨展风采、工学一体育英才
三、组织单位和机构
(一)主办、承办
本次大赛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淄博市技师学院、鲁北技师学院承办。
(二)组织机构
成立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本次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下设大赛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厅职业能力建设处,承担大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等工作。设评审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分别负责制定大赛相关管理办法、各类技术文件和大赛评审仲裁工作。
四、参赛对象
参赛选手须是省内技工院校在职教师,由所在学校出具证明,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审核。前两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省赛第一名获得者,不能再次参加比赛;每类赛项学校推荐1名教师参赛;第二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省赛各赛项第一名获得者所在院校,相应赛项可增加1名选手参加省级比赛。
五、大赛类别
大赛设十大类别:(一)机械类;(二)电工电子类;(三)信息类;(四)交通类;(五)服务类;(六)财经商贸类;(七)工业综合与农业类;(八)文化艺术与综合类;(九)公共类;(十)学生管理类。
六、大赛内容
比赛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案设计、说课与答辩三部分。(评审办法见附件6、附件7)。
1.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考核要求,可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相应的课程标准格式。以文本形式提交。
2.教学方案设计:可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活动,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具有典型性的内容。任务选取须与课标一致,以文本形式提交(参考模板见附件4、附件5)。
3.说课与答辩:以教学方案设计文本为基础,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现场说课与答辩,其中说课10分钟,答辩3分钟。评审专家对每位选手提专业知识类和教学常识类2个问题,提问时间不计入答辩时间。
七、注意事项
(一)参赛作品须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发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选手承担,同时将取消所获荣誉。
(二)所提交的参赛资料除报名表、汇总表、课标封面、教学方案设计封面和电子材料文件名外,其他任何材料的内容不得出现设区的市、学校名称以及参赛教师和有关学生的任何身份信息。如出现相关信息泄漏,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的所有电子材料,应采用常见文件格式,并须进行病毒查杀,以免影响正常比赛。
(三)参赛所提交的电子材料,须采用指定文件格式,具体要求如下:提交的文字文稿和说课课件须采用WPS2016或Office 2010及以上版本。说课课件中使用的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均须采用嵌入方式,不得使用外部链接,并须进行病毒查杀,以免影响正常比赛。
(四)如有需调整事项或其他未尽事宜,由大赛主办单位另 行通知。
附件3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类别与专业(课程)对应关系表
一、公共类
思想政治(德育) | 语文 | 历史 |
数学 | 英语 | 体育与健康 |
物理 | 化学 | 劳动教育 |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 | 其他公共基础课 |
|
二、机械类
0101 机床切削加工(车工) | 0102 机床切削加工(铣工) | 0103 机床切削加工(磨工) |
0104 铸造成型 | 0105 锻造成型 | 0106 数控加工(数控车工) |
0107 数控加工(数控铣工) | 0108 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 | 0109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 |
0110 数控编程 | 0111 工量具制造与维修 | 0112 机械设备维修 |
0113 煤矿机械维修 | 0114 化工机械维修 | 0115 机械装配 |
0116 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 | 0117 模具制造 | 0118 模具设计 |
0119 焊接加工 | 0120 冷作钣金加工 | 0121 制冷设备运用与维修 |
0122 数控电加工 | 0123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 0124 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 |
0125 金属热处理 | 0126 汽车制造与装配 | 0127 机电一体化技术 |
0128 多轴数控加工 | 0129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 0130 3D打印技术应用 |
0131 金属材料分析与检测 | 0132 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 | 0133 飞机制造与装配 |
0134 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 0135 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 | 0136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
0137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
|
|
三、电工电子类
0201 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 | 0202 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 | 0203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
0204 煤矿电气设备维修 | 0205 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 | 0206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配与维护 |
0207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0208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 0209 电子技术应用 |
0210 音像电子设备应用与维修 | 0211 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与维修 | 0212 办公设备维修 |
0213 光伏应用技术 | 0214 工业网络技术 | 0215 电线电缆制造技术 |
0216 电梯工程技术 | 0217 光电技术应用 | 0218 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 |
0219 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
|
|
四、信息类
0301 计算机网络应用 | 0302 计算机程序设计 | 0303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 |
0304 计算机信息管理 | 0305 计算机游戏制作 | 0306 计算机动画制作 |
0307 计算机广告制作 | 0308 多媒体制作 | 0309 通信网络应用 |
0310 通信运营服务 | 0311 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 | 0312 计算机速录 |
0313 物联网应用技术 | 0314 网络与信息安全 | O315 云计算技术应用 |
0316 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 | 0317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0318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0319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
|
|
五、交通类
0401 汽车驾驶 | 0403 汽车维修 | 0404 汽车电器维修 |
0405 汽车钣金与涂装 | 0406 汽车装饰与美容 | 0407 汽车检测 |
0409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 | 0410 公路施工与养护 | 0411 桥梁施工与养护 |
0412 公路工程测量 | 0413 筑路机械操作与维修 | 0414 高速公路收费与监控 |
0415 现代物流 | 0416 船舶驾驶 | 0417 船舶轮机 |
0418 船舶建造与维修 | 0419 港口与航道施工 | 0420 水运业务 |
0421 港口机械操作与维护 | 0423 铁道运输管理 | 0424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
0425 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 | 0426 铁路工程测量 | 0427 铁路施工与养护 |
0428 电气化铁道供电 | 0429 铁道信号 | 043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 |
043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 0434 飞机维修 | 0435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 |
0436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0438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与维修 | 0439 无人机应用技术 |
0440 工程安全评价与管理 | 0441 航空物流 | 0442 交通运输安全检查 |
0443 道路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 0444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 |
|
六、服务类
0402 交通客运服务 | 0422 邮轮乘务 | 0430 铁路客运服务 |
0433 航空服务 | 0501 烹饪(中式烹调) | 0502 烹饪(西式烹调) |
0503 烹饪(中西式面点) | 0504 饭店(酒店)服务 | 0505 导游 |
0506 商务礼仪服务 | 0507 美容美发与造型(美发) | 0508 美容美发与造型(美容) |
0509 美容美发与造型(化妆) | 0510 休闲体育服务 | 0511 物业管理 |
0512 家政服务 | 0513 公共营养保健 | 0514 保健按摩 |
0515 护理 | 0516 会展服务与管理 | 0517 茶艺 |
0518 邮政业务 | 0519 酒店管理 | 0520 旅游服务与管理 |
0521 老年服务与管理 | 0522 健康服务与管理 | 0523 休闲服务与管理 |
0524 快递运营管理 | 0525 保安 | 0526 形象设计 |
0527 美容保健 | 0528 康复保健 | 0529 健康与社会照护 |
0530 电子竞技运动服务与管理 | 0531 快递安全管理 | 0532 婚庆服务 |
0533 健身指导与管理 | 0534 烹调工艺与营养 |
|
0408 汽车营销 | 0437 汽车保险理赔与评估 | 0601 市场营销 |
0602 商务文秘 | 0603 电子商务 | 0604 会计 |
0605 工商企业管理 | 0606 人力资源管理 | 0607 国际贸易 |
0608 商务外语 | 0609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 0610 网络营销 |
0611 连锁经营与管理 | 0612 行政管理 | 0613 财务管理 |
1306 药品营销 |
|
|
七、财经商贸类
八、工业综合与农业类
0701 种植 | 0702 现代农艺技术 | 0703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
0704 畜禽生产与疫病防治 | 0705 畜牧兽医 | 0706 水产养殖 |
0707 野生动物保护 | 0708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 | 0709 棉花加工与检验 |
0710 现代林业技术 | 0711 园林技术 | 0712 木材加工 |
0713 林产品加工 | 0714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 0715 森林采运工程 |
0716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 0717 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 | 0718 农业与农村用水 |
0719 航海捕捞 | 0720 中草药种植 | 0721 衣村电气技术 |
0722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 0723 农资连锁经营与管理 | 0724 农产品营销与储运 |
0725 茶叶生产与加工 | 0726 生态农业技术 | 0727 宠物医疗与护理 |
0728 农业经营与管理 |
|
|
0801 矿物开采与处理 | 0802 煤矿技术(采煤) | 0803 煤矿技术(综合机械化采煤) |
0804 煤矿技术(综合机械化掘进) | 0805 矿山测量 | 0806 矿井通风与安全 |
0807 矿山机械操作与维修 | 0808 矿山机电 | 0809 钻探工程技术 |
0810 石油钻井 | 0811 石油天然气开采 | 0812 石油天然气储运与营销 |
0813 地质勘查 | 0814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 081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
0816 水文与水资源勘测 | 0817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 | 0818 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检修 |
0819 供用电技术 | 0820 火电厂集控运行 | 0821 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 |
0822 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 | 0823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 | 0824 储能材料制备 |
0825 核电设备安装与检修 | 0826 氢能制备与应用 |
|
0901 石油炼制 | 0902 化工工艺 | 0903 化工分析与检验 |
0904 精细化工 | 0905 生物化工 | 0906 高分子材料加工 |
0907 煤化工 | 0908 磷化工 | 0909 火炸药制造与应用 |
0910 花炮生产与管理 | 0911 化工安全管理 |
|
1001 钢材轧制与表面处理 | 1002 钢铁冶炼 | 1003 有色金属冶炼 |
1101 建筑设备安装 | 1102 建筑施工 | 1103 建筑装饰 |
1104 建筑测量 | 1105 工程监理 | 1106 工程造价 |
1107 建筑工程管理 | 1108 市政工程施工 | 1109 土建工程检测 |
1110 燃气热力运行与维护 | 1111 消防工程技术 | 1112 硅酸盐材料制品生产 |
1113 城市燃气输配与应用 | 1114 给排水施工与运行 | 1115 城市水务技术 |
1118 石材工艺 | 1119 古建筑修缮与仿建 |
|
1201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 1202 印刷(印刷技术) | 1203 印刷(包装应用技术) |
1204 纺织技术 | 1205 针织工艺 | 1206 染整技术 |
1207 化纤生产技术 | 1208 服装制作与营销 | 1209 服装养护 |
1213 制浆造纸工艺 | 1214 食品加工与检验 | 1215 粮食工程 |
1216 陶瓷工艺 | 1218 食品营养与卫生 | 1219 食品质量与安全 |
1220 制糖技术 | 1224 化妆品制造与营销 |
|
1301 中药 | 1302 药物制剂 | 1303 化学制药 |
1304 生物制药 | 1305 药物分析与检验 | 1307 口腔义齿制造 |
1308 眼视光技术 | 1309 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 | 1310 药品服务与管理 |
1502 环境保护与检测 |
|
|
九、文化艺术与综合类
1116 建筑设计 | 1117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 |
|
1210 服装设计与制作 | 1211 皮革加工与设计 | 1212 鞋制品设计与制作 |
1217 陶瓷美术 | 1221 玩具设计与制造 | 1222 家具设计与制作 |
1223 灯饰工艺与造型 |
|
|
1401 美术设计与制作 | 1402 工艺美术 | 1403 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伦 |
1404 珠宝首饰鉴定与营销 | 1405 室内设计 | 1406 环境艺术设计 |
1407 工业设计 | 1408 美术绘画 | 1409 音乐 |
1410 民族音乐与舞蹈 | 1411 服装模特 | 1412 演艺设备安装与调盘 |
1413 新闻采编与制作 | 1414 播音与主持 | 1415 数字出版 |
1416 摄影摄像技术 | 1417 文物修复与保护 | 1418 舞蹈表演 |
1419 影视表演与制作 | 1420 平面设计 | 1421 运动训练 |
1422 乐器制造与维修 |
|
|
1501 幼儿教育 |
|
|
附件4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省赛各赛项名额分配表
单 位 | 名额 |
济南市 | 3 |
青岛市 | 2 |
淄博市 | 2 |
枣庄市 | 1 |
东营市 | 1 |
烟台市 | 2 |
潍坊市 | 2 |
济宁市 | 2 |
泰安市 | 2 |
威海市 | 1 |
日照市 | 1 |
临沂市 | 2 |
德州市 | 1 |
聊城市 | 1 |
滨州市 | 1 |
菏泽市 | 1 |
附件5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
大赛评审办法
为规范大赛过程,确保评审公平公正,特制定本评审办法。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评审工作包括教学方案设计评审和说课与答辩评审两个环节,两个环节连续进行。鉴于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本次大赛定位为课前说课。大赛设评审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全面负责大赛评审和仲裁工作。
一、教学方案设计评审
(一)评分分值。评分采取百分制,10项评价指标,每项评价指标满分均为10分。各赛项评委独立评审,对本赛项每一份教学设计按照评价表中10项评价指标分别评分并合计总得分。每份参赛作品教学方案设计的成绩为该赛项各评委评分的平均分。
(二)评审内容
按课程标准、选题价值、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生投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业评价、教学方案文本等10项指标进行评审。
二、说课与答辩竞赛与评审
采取现场竞赛与评分的模式进行。
(一)评分分值。评分采取百分制。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余的平均分为参赛选手的最后成绩。
(二)答辩形式。每位参赛选手说课与答辩的总时间为13分钟,其中说课10分钟,答辩3分钟。说课从参赛选手以任何形式(包括语言、PPT、VCR等)展示作品开始计时。说课完毕,由专家进行提问。参赛选手作答时间为3分钟。说课答辩期间,参赛选手在被赛区、已赛区进行集中封闭。
(三)评审内容。按选题价值、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生投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业评价、说课要求、答辩要求等10项指标进行评审。
三、成绩评定
对每名选手按教学方案设计(主题班会设计)评审、说课与答辩评审各占50%的比重计算总评分并排名。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评价表
(教学方案设计评审)
参赛作品编号(选手抽签序号):
评价 项目 | 评 价 内 容 | 评价分数 | |
适应 性 | 1.课程标准。格式符合国家规范,目标明确具体,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施过程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要求。 | 10 | |
教学 设计 | 2.选题价值。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学习活动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匹配课标,具有典型性,匹配课标。 | 10 | |
3.学习目标。能够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 10 | ||
4.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 | 10 | ||
5.学习资源。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与社会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 | 10 | ||
教学 实施 | 6.学生投入。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感兴趣,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 10 | |
7.教学手段。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及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选择与组合好,新颖、富有创意。 | 10 | ||
8.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 | 10 | ||
教学 评价 | 9.学业评价。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 10 | |
文本 规范 | 10.教学方案文本。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及教学视频体例规范,内容全面,文字通顺,图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表述清晰。 | 10 | |
总评意见: | 评价总分 |
| |
评委签名 |
|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评价表
(说课与答辩评审)
参赛作品编号(选手抽签序号):
评价 项目 | 评 价 内 容 | 评价分数 | |
教学 设计 | 1.选题价值。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学习活动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具有典型性,匹配课标。 | 10 | |
2.学习目标。能够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 10 | ||
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 | 10 | ||
4.学习资源。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与社会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 | 10 | ||
教学 实施 | 5.学生投入。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感兴趣,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 10 | |
6.教学手段。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及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选择与组合好,新颖、富有创意。 | 10 | ||
7.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 | 10 | ||
教学 评价 | 8.学业评价。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 10 | |
说课 答辩 | 9.说课要求。语言清晰简练,普通话标准,教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 | 10 | |
10.答辩要求。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 | 10 | ||
总评意见: | 评价总分 |
| |
评委签名 |
|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教学设计
(模板)
参赛市区(加盖市级人社部门公章):
参赛者单位(加盖学校公章):
参赛者姓名:
参赛项目类别:
参赛作品题目: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设计
(参考模板)
参赛项目类别 |
| 作品编码 |
| ||
专业名称 |
| ||||
课程名称 |
| 参赛作品 题目 |
| ||
课 时 |
| 教学对象 |
| ||
一、选题价值 | |||||
| |||||
二、学情分析 | |||||
| |||||
三、学习目标 | |||||
| |||||
四、学习内容 | |||||
| |||||
五、学习资源 | |||||
| |||||
六、教学实施过程 | |||||
教学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教学手段 | 教学方法 | |
|
|
|
|
| |
七、学业评价 | |||||
| |||||
| |||||
|
注:作品编码留空,由大赛工作办公室统一编码。
附件6
第三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
大赛评审(学生管理类)办法
为规范大赛过程,确保评审公平公正,特制定本评审办法。全省技工院校班主任职业能力大赛评审工作包括主题班会方案设计评审和说课与答辩评审两个环节,两个环节连续进行。鉴于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本次大赛定位为课前说课。大赛设评审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全面负责大赛评审和仲裁工作。
一、主题班会方案设计评审
(一)评分分值。评分采取百分制,10项评价指标,每项评价指标满分均为10分。各赛项评委独立评审,对本赛项每一份班会设计按照评价表中10项评价指标分别评分并合计总得分。每份参赛作品教学方案设计的成绩为该赛项各评委评分的平均分。
(二)评审内容
按主题设计、目标设计、班会准备、内容设计、过程设计、班会成效、创新特色、文本要求等指标进行评审。
二、说课与答辩竞赛与评审
采取现场竞赛与评分的模式进行。
(一)评分分值。评分采取百分制。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余的平均分为参赛选手的最后成绩。
(二)答辩形式。每位参赛选手说课与答辩的总时间为13分钟,其中说课10分钟,答辩3分钟。说课从参赛选手以任何形式(包括语言、PPT、VCR等)展示作品开始计时。说课完毕,由专家进行提问。参赛选手作答时间为3分钟。说课答辩期间,参赛选手在赛区、已赛区进行集中封闭。
(三)评审内容。按主题设计、目标设计、班会准备、内容设计、过程设计、班会成效、创新特色、答辩要求等指标进行评审。
三、成绩评定
对每名选手按教学方案设计(主题班会设计)评审、说课与答辩评审各占50%的比重计算总评分并排名。
第三届全省技工院校班主任职业能力大赛评价表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价分数 | |
主题设计 | 1.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寓意深刻,贴近学生实际,设计合理,有较强的针对性。 | 10 | |
目标设计 | 2.主题班会教育目标明确、具体、适度,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正面积极,和谐发展。 | 10 | |
班会准备 | 3.根据主题班会活动内容设计教学环境、人员分工、资源准备等,有助于营造主题班会活动氛围,搭建学生自主发展、自我锻炼的展示舞台。 | 10 | |
内容 设计 | 4.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材料新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职业,符合学生认知特征,富有时代气息,善于捕捉课中生成性教育教学资源等素材,启迪学生。 | 10 | |
5.德育案例内容合理丰富,观点鲜明,体现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符合技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际。 | 10 | ||
6.能结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提出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活动的处理措施,突出体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养成效果。 | 10 | ||
过程设计 | 7.过程体现体验性和互动性原则,注重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践体验和内心感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班会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 | 10 | |
班会成效 | 8.能触动学生心灵,促进学生思想感悟,学生品格、能力或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提升与完善,或促进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创新。 | 10 | |
创新特色 | 9.班会设计视角独特,方法新颖,特色突出,教育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较强。 | 10 | |
竞赛 选项 | 10-1.文本要求 所提交的主题班会设计文本体例规范,内容全面,文字通顺,若有图表需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表述清晰。 | 10 | |
10-2.答辩要求 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 | 10 | ||
总评意见: | 评价总分 |
| |
评委签名 |
|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主题班会设计
(模板)
参赛市区(加盖市级人社部门公章):
参赛者单位(加盖学校公章):
参赛者姓名:
参赛项目类别:
参赛作品题目:
第三届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主题班会设计
(参考模板)
参赛项目类别 |
| 作品编码 |
| ||
所属班级及专业 |
| ||||
班会主题 |
| ||||
课 时 |
| 教学对象 |
| ||
一、班会背景 | |||||
| |||||
二、学情分析 | |||||
| |||||
三、教育目标 | |||||
| |||||
四、班会准备 | |||||
| |||||
五、班会内容与过程 | |||||
班会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手段方法 | 设计意图 | |
|
|
|
|
| |
六、教育评价 | |||||
| |||||
| |||||
|
注:作品编码留空,由大赛工作办公室统一编码。
附件7
第三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报名汇总表
市级人社部门(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序号 | 项目类别 | 姓名 | 专业或课程或活动名称 | 参赛作品题目 | 工作单位 | 性别 | 联系电话 |
1 | 机械类 |
|
|
|
|
| |
2 | 电工电子类 |
|
|
|
|
| |
3 | 信息类 |
|
|
|
|
| |
4 | 交通类 |
|
|
|
|
| |
5 | 服务类 |
|
|
|
|
| |
6 | 财经商贸类 |
|
|
|
|
| |
7 | 工业综合与农业类 |
|
|
|
|
| |
8 | 文化艺术与综合类 |
|
|
|
|
| |
9 | 公共类 |
|
|
|
|
| |
10 | 学生管理类 |
|
|
|
|
|
附件8
第三届山东省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专家推荐表
姓名 | | 出生年月 | | 性别 | | 民族 | | |
学历 | | 所学专业 | | 职称 | | |||
擅长的领域 | 口机械类 口电工电子类 口信息类 口交通类 口服务类 口财经商贸类 口工业综合与农业类 口文化艺术与综合类 口公共类 口学生管理类 | |||||||
所在单位 | | 职务 | | |||||
工作性质 | 口教学 口研究 口管理 口其他 | |||||||
办公电话 | | 手机号码 |
| 电子邮箱 | | |||
邮寄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主要工作经历 (含评审评估) |
| |||||||
一体化课改、大赛指导、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学管类填写学管相关内容) | | |||||||
本人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2021年 月 日 | 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意见:
(盖章)
2021年 月 日 | |||||||
注:请在电子表格中填写专家库人选有关信息后打印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