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一单位一个人获国务院扶贫办表彰
10月17日为全国首个“扶贫日”
经国务院批准,今年起,每年10月17日确定为“扶贫日”。今年10月17日,为全国首个“扶贫日”。
为了表彰先进,倡导互助友善新风,动员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攻坚,10月1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扶贫办)在官网公示了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以进行表彰。
据聊城市农委扶贫办主任陈玉桥介绍,聊城一单位一个人受到国务院扶贫办表彰。其中,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阳谷县景阳冈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孟现壮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雨露计划”:聊城11万名贫困学子获免费技能培训
据了解,在国务院扶贫办官网公示名单中,记者看到,此次全省被评为全国扶贫先进集体的共有10个单位,包括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口支援协调处、山东省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对口支援处、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等。
2007年,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即聊城市技师学院)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雨露计划”示范基地。几年来,该校依托“雨露计划”,让聊城11万名农村贫困学子获得免费培训,培训后年均人增收12000余元。扶贫开发实践证明,通过扶持、引导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是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因此,“雨露计划”应运而生,由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在贫困地区实施,也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雨露计划”由政府主导,旨在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以中职(中技)学历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业务培训为手段,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依托“雨露计划”,该校不仅为聊城免费培训了大量职业技能人才,还为宁夏、甘肃、陕西、四川、云南、山西、内蒙、西藏、贵州、青海、海南等西部十五个省市区免费培训100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包括汉、回、满、彝、苗等14个民族。
另外,该校还多次为灾区学生开展免费培训班,先后为汶川地震灾区、丽江旱区、舟曲泥石流灾区、彝良地震灾区免费培训学生700余人,所培训的学员均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方”的目标。
2011年,该校积极参与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接受了全国120多个村官任职村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来学校就读;同年,积极争取中央统战部、中华职教社同心温暖工程贵州毕节地区项目,完成了300人的贫困家庭子女的培训任务。
从2012年起,山东省扶贫办在该校举办了全省唯一的山东省“雨露计划”实验班,实验班覆盖德州、滨州、聊城、菏泽、临沂五个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市,每市挑选特困家庭的学生到该校进行培训,学费、书费、住宿费、公寓用品费实行全免,每名学生还能领到生活费和国家助学金。
(摘自聊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