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

发布者: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4-07-22浏览次数:10

  每年到暑假,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在担忧一个问题,那就是暑假期间孩子们的平安尤其是防溺水的平安教育问题。

  在炎热的夏季,意外溺水是青少年发生意外事故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孩子生命平安,请家长和学生自身一定要加强学习防溺全知识家长对孩子的活动去向多加关注,保持高度敏感。注重引导孩子从溺水事故中汲取教训

一、“珍爱生命,防止”,坚决做到“七不两会”

七不:

1.不私自在河边玩耍和下河游泳;

2.不擅自与小伙伴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监护人)或老师带着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平安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平安保障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到江河、胡海、水塘、水库、水坑等危险水域边畔玩耍嬉;

7.不盲目下水施救;

两会:

1.发现险情会互相提醒、劝阻并报告;

2.会根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二、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1.不要单独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理解清楚

2.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着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宣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先在四肢淋些水再下水,不要立即下水。

6.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假设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在游泳中假设突然觉得身体不舒适,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三、如何在水中施行自救

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抽筋、疲惫、漩涡、急浪等,这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自我救护,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1.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顿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展自救。

(2)假设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那么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屡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中穴,进展按摩。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方法解决。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屡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4)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假设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5)遇到水草缠绕,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6)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渐渐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尝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7)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分开水草丛生的地方。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防止接近。

(8)假设已经接近漩涡,切勿踩水,应立即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9)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假设离岸甚远,或过度疲惫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存力气。

(10)举起一只手,放松身体,假设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聊城市技师学院(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地址:聊城市高新区光岳南路199号
邮编:252000 电话(TEL):0635—8503060 8503062 版权所有 © 聊城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