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孔繁森精神”成为学院 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学院弘扬孔繁森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发布时间:2023-09-13浏览次数:10

让“孔繁森精神”成为学院

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学院弘扬孔繁森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院党委书记   金同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谨代表学院万余名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来学院传经送宝,你们对孔繁森精神的阐释和见解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首先我介绍一下学院的基本情况。

一、学院基本情况

聊城市技师学院是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母校。学院始建于1958年,具有65年的办学历史,为聊城输送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了大批党政领导干部、项目经理、首席技师等优秀毕业生。2013年“六校合一”(聊城市高级技工学校、聊城市轻纺技工学校、山东省聊城建设学校、聊城市劳动技工学校、聊城市机电工程技术学校、聊城电子信息学校)搬到现址,新校园占地709亩(与高级财经共用)。下设智能制造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城市建设系、经济管理系(乡村振兴学院)、现代服务系、升学部等9个教学系,对接聊城九大产业集群,开设有智能制造、装配式建筑、电气自动化、电子商务等37个专业。现有教职工675人,全日制在校生10400人,年培训社会各类人员2.5万人次以上。近年,学院连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技工院校先进集体,连续四年在全市教育系统综合考核中获第一等次,先后荣获中国职业教育百强、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建设学校等称号。

今后五年,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123456的发展思路,即“一个目标”争创全国双优学校(全国优质中职校、全国优质技工院校;“两个途径”一手抓质量,一手抓发展;“三大战略”坚持“双向发力(技工中职)、双轮驱动(育训并举)、双为服务(服务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四种理念坚持高标定位、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共治共享;“五项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机构改革、争取政策资金、健全激励机制和加强作风建设;“六大工程”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打造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实施校地协同、产教融合提升工程打造服务区域发展产教体系,实施教师素养培育工程打造教学质量提升体系,实施学生素质提升工程打造全环境育人体系,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打造社会培训服务体系,实施“五校同创”工程打造现代化治理体系。大力弘扬孔繁森精神,全面提升学院关键办学能力,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六个新聊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奋力打造新时代职教“聊城样板”。

二、学院孔繁森精神研究中心工作开展情况

202111月,聊城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聊城市技师学院孔繁森精神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近2年来,学院孔繁森精神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该中心”),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以弘扬、践行孔繁森精神为己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工作,擦亮孔繁森母校品牌开展研究。

该中心现有兼职研究人员二十余人,由部门负责人、思政课教师、学管人员等组成,日常工作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该中心负责人。中心致力于宣传、研究、阐释新时代孔繁森精神,发挥研究与教学相互促进的作用,弘扬孔繁森精神,用孔繁森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探索孔繁森精神育人的实践路径。

成立以来,该中心积极申报承担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截止目前,省、市社科联共立项36项课题,结题25项,市社科联评选的教科研成果奖9项。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孔繁森精神与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路径研究,今年的课题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孔繁森的公仆观、党性观、廉政文化等研究,理论性明显提升。

以该中心成员为主,编写了《孔繁森故事选》供学生学习、宣讲,学院每年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孔繁森故事大奖赛,学生传唱歌曲《公仆赞》,激发学生学习孔繁森的热情;同时,成立学生孔繁森志愿服务队,在校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孔繁森精神。在清明、“五四”等节日,在学院孔繁森广场开展清明祭扫、入团宣誓等活动。在全院,积极营造学繁森、做繁森的浓厚氛围。

该中心成员还积极参加了市社科联组织的评审、鉴定、咨询、指导等工作;中心还经常性组织课题培训,提高成员的研究能力。

今年7月份,学院召开了该中心主要成员参加的孔繁森精神育人工作座谈会,就深入研究、宣传孔繁森精神,将孔繁森精神融入学生日常做了部署:一是用孔繁森精神抓好开学教育作为良好开端,让学生用各种感官接受孔繁森精神的熏陶。二是用孔繁森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场所都要体现孔繁森精神,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三是用标准规范学生的行为,把孔繁森精神融入到标准中,引导学生去践行。四是用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品德。五是用榜样的力量来引领学生,每年在师生中树立孔繁森式的优秀典型进行表彰,冠名后如何做到名实相副,让学生学有参照。

六是用家庭、社会来共育学生。选好育人载体评价方式,全时段、全空域地进行育人。七是用节日纪念日等节点的仪式教育来感染学生,精心设计增强仪式感,深化学生对孔繁森精神的认知。八是用实践来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九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深化研究孔繁森精神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职校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创新阐述方式,弘扬孔繁森精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孔繁森同志曾经在我们学院学习、工作五年之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传承孔繁森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第一,持续加强课题研究。一是督促已立项课题按申报书内容严谨、规范地开展研究,高质量结题。二是鼓励更多青年教师加入到课题研究中来,组建学术团队,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三是争取在申报省级及以上社科基金项目上有突破。

第二,“走出去”加强交流学习。一是加强与本地高校聊城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校际交流,共同探讨对孔繁森精神的研究。二是经常性组织师生参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故居等场所,深刻感悟孔繁森精神

第三,发挥孔繁森母校优势,挖掘、丰富孔繁森精神的研究资源。一是采访与孔繁森同志有交往的学校教职工,让他们讲述与孔繁森同志交往的故事,彰显孔繁森同志待人处事的高尚品格,编写一部反映孔繁森事迹的口述史。二是收集与孔繁森同志交往的信件、实物、照片等资料,在校史馆中建设孔繁森精神展专区,供学生参观学习。

第四,丰富各种载体和学习形式,擦亮孔繁森品牌,发挥孔繁森精神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一是将新生入学观看电影《孔繁森》、学唱歌曲《公仆赞》制度化,入学伊始就强化孔繁森母校意识。二是建设孔繁森精神移动展馆并常年展览,学生随时能学习孔繁森精神,讲繁森、做繁森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深化学生对孔繁森精神的认知。三是甄选孔繁森同志的事迹作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思政教育素材库,用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感化学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四是探究孔繁森精神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深入研究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学生成长相适应的繁森精神的内涵、价值阐释和践行路径,充分发挥孔繁森精神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第五,强化组织保障。今年学院高质量发展机构改革,将原思政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科研、对外合作交流和“大思政课”全环境育人职责。今天座谈会后,我们将根据各位专家的宝贵建议,结合学院孔繁森母校实际,由马院起草完善学院《孔繁森精神“大思政课”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交党委会集体研究通过,在全校掀起弘扬传承孔繁森精神的热潮。

最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经常来我院授课,阐释孔繁森精神;同时,希望各位领导、专家积极向省有关部门汇报学院关于孔繁森精神的研究成果,推进省级、国家级孔繁森精神研究机构在我院早日设立。

谢谢 !                       

20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