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院领导
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讲话指示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文件精神,根据《学院领导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好院领导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工作制度,提升思政引领力。结合本学期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严格落实院领导带头抓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工作制度,提升思政引领力,高效实现“四个一”目标,即每一门思政课都有院领导带头抓,每一位院领导都联系思政课教师,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有院领导联系,每一名学生在读期间都有机会听院领导讲思政课。
工作任务
(一)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思政课程、思政课教师。院领导班子成员本学期参加所联系课程集体备课不少于1次,与所联系思政课教师面对面交流不少于1次,高质量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二)院领导讲思政课。党委书记、院长本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本学期至少给学生讲述2个课时思政课,确保授课质量。课程形式分为三类,院领导班子成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安排。
一是主题报告和专题讲座。宣讲内容: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两会精神,宣传、教育部门拟定的重大专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点宣讲孔繁森精神),“四史”教育,廉政文化,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
二是利用好“仪式教育”的契机。如开学第一课,离校实习教育,成人礼教育,毕业教育,升旗仪式讲话,重大节日、纪念日讲话等。
三是讲授本学期正常开设的思政课程。《职业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领导听思政课。本学期听思政课不少于1课时,听课对象为全体思政、历史课教师。
党委会专题研究和部署思政课建设。聚焦课程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文法教育等工作,本学期专题研究1次。
各党支部书记参照院领导抓思政课工作任务执行。
四、组织实施
由马院具体牵头,组织人事处、宣传部、各教学系部配合落实。各单位主要职责:
马院:负责安排对接院领导联系课程、联系教师;负责提供课程、授课专题方向,以备院领导参考;负责制作授课课件;负责统计汇总领导讲思政课情况,期末汇报1次本学期思政建设情况。
宣传部:负责向院领导提供宣传、教育部门本学期拟定的重大专题宣讲相关资料。
党政办公室:负责提供书记、院长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材料。
教学系部:负责安排有关院领导到本系完成抓思政课工作,并做好宣传、记录、归档。
组织人事处:负责将本学期院领导抓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院2025年党建工作考核;负责列入2025年党委民主生活会自查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3月3日
附件1: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思政、历史课教师总课程表
附件2: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院领导对接思政课教师安排
附件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思政课程及任课教师
附件4: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表
附件1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思政、历史课教师总课程表
姓名 | 科目 | 周课时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
1.2 | 3.4 | 1.2 | 3.4 | 5.6 | 1.2 | 3.4 | 5.6 | 1.2 | 3.4 | 5.6 | 1.2 | 3.4 | 5.6 | |||
孔莉华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18 | 实验楼404 | 行知楼506 | 明德楼122 | 实验楼206 | 实验楼407 | 实验楼403 | 明德楼219 | 明德楼121 | 行知楼408 | |||||
常灵犀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4 | 明志楼409 | 明志楼407 | ||||||||||||
王海民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4 | 明志楼209 | 明志楼207 | ||||||||||||
吕同华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4 | 明志楼109 | 明志楼A111 | ||||||||||||
孔晓楠 | 世界历史 | 14 | 明志楼311 | 明志楼511 | 明志楼412 | 明志楼312 | 明志楼409 | 明志楼407 | 明志楼305 | |||||||
王慧玲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12 | 勤业楼317 | 勤业楼316 | 勤业楼318 | 勤业楼215 | 勤业楼315 | 勤业楼320 | ||||||||
刘冰 | 世界历史 | 10 | 明德楼420 | 行知楼504 | 行知楼405 | 行知楼406 | 行知楼508 | |||||||||
彭琳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16 | 实训楼3107 | 实训楼3114 | 实训楼3110 | 实训楼3103 | 实训楼3106 | 实训楼3106 | 实训楼3115 | 实训楼3102 | ||||||
王燕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4 | 行知楼304 | 行知楼302 | ||||||||||||
张丽梅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6 | 勤业楼217 | 勤业楼216 | 勤业楼214 | |||||||||||
李英梅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6 | 明志楼406 | 明志楼408 | 明志楼309 | |||||||||||
潘桂芹 | 世界历史 | 6 | 行知楼103 | 行知楼101 | 行知楼102 | |||||||||||
毛春晓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14 | 勤业楼415 | 勤业楼417 | 勤业楼416 | 勤业楼421 | 勤业楼117 | 明志楼510 | 勤业楼116 | |||||||
袁保利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2 | 24级健康服务与管理 | |||||||||||||
李学军 | 世界历史 | 4 | 行知楼501 | 行知楼503 | ||||||||||||
李国先 | 世界历史 | 8 | 实训楼3501 | 实训楼3302 | 实训楼3502 | |||||||||||
董新春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4 | 实训楼302 | 实训楼501 | ||||||||||||
乌川 | 世界历史 | 12 | 行知楼305 | 行知楼502 | ||||||||||||
谢丛丛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6 | 勤业楼319 | 勤业楼218 | 勤业楼220 | |||||||||||
李建洋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14 | 明德楼523 | 明德楼419 | 明德楼525 | 明德楼421 | 明德楼425 | 明德楼425 | 明德楼423 | |||||||
梁凤波 | 世界历史 | 4 | 行知楼505 | 行知楼407 | ||||||||||||
张秀云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10 | 行知楼104 | 行知楼107 | 行知楼102 | 行知楼101 | 行知楼108 | |||||||||
龚瑞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12 | 明志楼108 | 明志楼107 | 明志楼109 | 明志楼105 | 明志楼410 | 明志楼106 | ||||||||
王华伟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4 | 明德楼123 | 明德楼120 | ||||||||||||
马颖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12 | 行知楼303 | 行知楼501 | 行知楼407 | 行知楼301 | 行知楼502 | 行知楼505 | ||||||||
程秀芳 | 世界历史 | 6 | 行知楼204 | 行知楼 105 | 行知楼204 | |||||||||||
闫建华 | 世界历史 | 6 | 明志楼 406 | 明志楼 309 | 明志楼 307 | |||||||||||
曹梦丹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12 | 明志楼206 | 明德楼115 | 明志楼308 | 明志楼210 | 明志楼306 | 明志楼211 | ||||||||
金秀平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12 | 行知楼307 | 行知楼503 | 行知楼403 | 行知楼402 | 行知楼401 | 行知楼305 | ||||||||
陆文文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4 | 勤业楼114 | |||||||||||||
孙红玉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8 | 明志楼311 | 明志楼312 | 明志楼412 | |||||||||||
潘滢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6 | 明德楼418 | 明德楼420 | 明德楼422 | |||||||||||
任勇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6 | 实验楼307 | 明德楼225 | 明德楼220 | |||||||||||
岳远涛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4 | 行知楼507 | 实验楼405 | ||||||||||||
刘辉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6 | 明德楼222 | 明德楼222 | 明德楼221 | |||||||||||
钱炳君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4 | 明志楼411 | 明志楼307 |
附件2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对接思政课教师安排
院领导 | 对接思政课教师 | 马院联系教师 |
金同元 | 王海民 袁保利 | 王海民(8516) |
徐公义 | 张丽梅 岳远涛 | |
吕学德 | 金秀平 董新春 吕同华 | 金秀平(4685) |
徐洪祥 | 李英梅 孔莉华 | |
于乐山 | 彭琳 刘孟真 龚 瑞 任勇 | 刘 冰(3363) |
王玉梅 | 李建洋 崔灿 马颖 常灵犀 | |
孔晓燕 | 潘滢 陆文文 吕永川 | 陆文文(8289) |
王庆刚 | 王燕 王华伟 | |
邵永山 | 谢丛丛 毛春晓 王慧玲 | 曹梦丹(6073) |
高平 | 孙红玉 曹梦丹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王燕 毛春晓 彭琳 常灵犀 岳远涛 孔莉华 曹梦丹 陆文文 王海民 李建洋 王华伟(11人)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袁保利 吕同华 张丽梅 潘滢 马颖 孙红玉 龚瑞 金秀平 李英梅 董新春 王慧玲 谢丛丛 张秀云 常灵犀 钱炳君 吕永川 (16人)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理论体系概论》 | 任勇 外聘等 (4人) |
附件4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思政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表
周次 | 课题 | 活动内容 | 主备人 |
第一周 | 第一课: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 |
2. 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方法融入日常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 陆文文 |
第二周 | 第二课: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 |
2. 收集古今中外体现美德的经典故事,设计课堂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交流对美德的感悟。 | 王誉洁 |
第三周 | 第三课: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
2. 收集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实际案例,进行课件设计,在课件中设置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模拟职业情境中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 肖彤云 |
第四周 | 第四课:在工作中做合格建设者 |
2. 邀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或者优秀实习生录制视频,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作为教学辅助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工作中践行合格建设者的标准。 | 彭琳 |
第五周 | 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 1. 开展 “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教学研讨,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三种精神的内涵和价值。2. 组织共同设计课堂活动,如撰写观后感、开展主题演讲等,激发学生对劳动精神的崇尚。 | 李建洋 |
第六周 | 第六课: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 1. 以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为主题进行研讨,分析学生在职业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2. 收集职业道德境界提升的成功案例,设计案例分析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境界。 | 岳远涛 |
第七周 | 第七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 围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开展教学研讨,梳理教学内容的逻辑框架,讨论如何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2. 整理我国法治建设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成果,制作成时间轴形式的教学资料,辅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脉络。 | 孔莉华 |
第八周 | 第八课:建设法治中国 | 1. 针对 “建设法治中国” 展开教学研讨,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法治问题,探讨如何将其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法治建设。2. 组织学生开展法治主题辩论会,教师提前准备辩论话题和相关资料,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辩论。 | 王燕 |
第九周 | 第九课:坚持依宪治国(第一框坚持宪法至上) | 1. 以 “第九课:坚持依宪治国(第一框坚持宪法至上)” 为内容进行教学研讨,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2. 收集宪法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加深学生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 | 曹梦丹 |
第十周 | 第九课:坚持依宪治国(第二框保障宪法实施) | 1. 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2. 设计宪法知识竞赛活动方案,准备竞赛题目,涵盖宪法内容、历史、意义等方面,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积极性。 | 陆文文 |
第十一周 | 五一放假 | 五一教师利用假期自主学习,收集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案例,如假期期间的劳动纠纷、法治事件等,积累素材。 | / |
第十二周 | 第十课: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 1. 围绕 “第十课: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进行教学研讨,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违纪行为,讨论如何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2. 收集校园和社会中的违法违纪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 | 王海民 |
第十三周 | 第十一课: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第一框民事活动要守法) | 1. 以 “第十一课: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第一框民事活动要守法)” 为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明确教学重难点,讨论如何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民事活动中的法律规范。2. 整理常见的民事法律纠纷案例,制作案例分析手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 满肖彤 |
第十四周 | 第十一课: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第二、三框) | 针对 “第十一课: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第二、三框)” 开展教学研讨,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事法律思维和运用能力。 | 满肖彤 |
第十五周 | 第十二课:自觉抵制犯罪 | 围绕 “第十二课:自觉抵制犯罪” 进行教学研讨,分析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讨论如何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王华伟 |
第十六周 | 第十三课:学会依法维权 | 1. 以 “第十三课:学会依法维权” 为内容开展教学研讨,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法。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侵权案例,制作维权指南手册,发放给学生,同时设计模拟维权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依法维权的流程。 | 毛春晓 |
第十七周 | 技能考核 | 组织教师共同制定技能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内容、标准和方式,确保考核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陆文文 |
第十八周 | 期末复习 | 1. 开展期末复习研讨, 组织教师交流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分享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的经验。 | 陆文文 |
第十九周 | 考试 | 组织考试,做好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 陆文文 |
第二十周 | 1. 进行考试成绩分析,分析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方面的优势与不足。2. 召开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会议,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反思,共同探讨下学期教学改进方向。 | 陆文文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研活动计划
周次 | 课题 | 活动内容 | 主备人 |
第一周 | 第一课:立足时代 志存高远 | 1. 集中研讨并细致规划本学期《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的教研工作,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精准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进度安排。2. 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方法融入日常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 马颖 |
第二周 | 第二课:生涯规划 筑梦未来 | 1. 分析当前中职生的职业梦想现状,探讨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2. 收集不同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资料,整理成教学素材,用于课堂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方向。3. 开展教学方法讨论,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生涯规划的理解,完成教学方案设计。 | 孙红玉 |
第三周 | 第三课: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 | 1. 深入剖析如何帮助中职生从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多维度全面且准确地认识自我。2. 调研并筛选适合中职生的心理测评工具,如性格色彩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探索。3. 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引导学生自我认知的教学技巧,完成相关课件设计。 | 龚瑞 |
第四周 | 第四课: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 | 1. 梳理中职生常见的挫折类型,如学业挫折、人际挫折、情感挫折等,探讨针对性的应对策略。2. 收集真实的中职生挫折应对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制作成教学案例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3. 组织教师分享在引导学生直面挫折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共同完善教学内容。 | 金秀平 |
第五周 | 第五课:认识情绪 管理情绪 | 1. 广泛收集中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面临的各类困惑,如对职业前景认知模糊、规划与自身条件不匹配等问题。2. 围绕收集的问题和分享的经验,进行教学研讨与课件设计,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 常灵犀 |
第六周 | 第六课:呵护花季 激扬青春 | 1. 分析中职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情感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2. 收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如科普视频、心理漫画等,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资源。3. 开展教学研讨,设计课堂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青春期心理调适能力。 | 赵乐文 |
第七周 | 第七课:珍视亲情 学会感恩 | 1. 探讨如何引导中职生理解亲情的内涵和价值,分析当前中职生在亲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收集体现亲情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片段,以及身边的亲情故事,制作成教学素材。3. 组织教师设计感恩亲情的实践活动,如为家人做一件事、写一封家书等,并讨论如何在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感悟。 | 蔺晓桐 |
第八周 | 第八课:良师相伴 亦师亦友 | 1. 分析中职生师生关系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2. 收集优秀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案例,邀请校内优秀教师分享经验,整理成教学参考资料。3. 开展教学研讨,设计课堂活动,如师生座谈会、教师角色体验等,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 钱炳君 |
第九周 | 第九课:友好相处 学会合作 | 1. 研究合作学习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2. 收集团队合作的游戏、项目等资料,设计适合课堂教学的合作活动,如小组项目策划、团队竞赛等。3. 组织教师交流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 钟翠 |
第十周 | 第十课:和谐校园 共同维护 | 1. 分析校园不和谐现象的表现和成因,探讨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共同维护和谐校园。2. 收集校园文明建设的相关资料,如校规校纪、校园文化活动等,制作成宣传手册和课件。3. 开展教学研讨,设计主题活动,如校园文明倡议活动、不和谐现象辩论会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校园价值观。 | 王慧玲 |
第十一周 | 五一放假 | 五一放假,无教研活动安排。 | /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课:主动学习 高效学习 | 1. 调研中职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习惯,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 收集学习方法的相关资料,如时间管理技巧、记忆方法、学习策略等,整理成学习方法指南。3. 组织教师分享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能力的经验,共同设计教学方案。 | 徐玉莹 |
第十三周 | 第十二课: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 1. 探讨终身学习的理念和重要性,分析中职生对终身学习的认知程度和态度。2. 收集成功的终身学习案例,邀请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分享经验,制作成教学视频。3. 开展教学研讨,设计课堂活动,如终身学习主题演讲、学习计划制定等,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 谢丛丛 |
第十四周 | 第十三课:立足专业 谋划发展 | 1. 分析各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趋势,探讨如何引导学生立足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2. 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和毕业生分享行业发展动态和就业经验,组织教师整理成教学资料。3. 开展教学研讨,设计职业探索活动,如企业参观、专业调研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 董新春 |
第十五周 | 第十四课:执行规划 夯实基础 | 1. 分析学生在执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2. 收集职业生涯规划执行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制作成案例分析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执行规划的方法和技巧。3. 组织教师交流在指导学生执行规划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 李英梅 |
第十六周 | 第十五课:完善规划 奋发有为 | 1. 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完善职业生涯规划。2. 收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政策法规,整理成教学素材,用于指导学生更新规划内容。3. 开展教学研讨,设计规划完善的指导流程和方法,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 高倩 |
第十七周 | 技能考核 | 组织教师共同制定技能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内容、标准和方式,确保考核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陆文文 |
第十八周 | 期末复习 | 1. 开展期末复习研讨, 组织教师交流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分享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的经验。 | 陆文文 |
第十九周 | 考试 | 组织考试,做好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 陆文文 |
第二十周 | 1. 进行考试成绩分析。2. 召开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会议,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反思,共同探讨下学期教学改进方向。 | 陆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