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一日一句之【论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31浏览次数:0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没有主见。”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8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9、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1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15、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强好胜;总是谦逊合群,决不拉帮结派。”

16、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出自《论语·学而》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1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1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1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20、子曰:“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24、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26、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7、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应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28、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29、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安逸,便不配做读书人了。”

    3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如何能走呢?”  

3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3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34、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

35、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译文】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

36、子曰:“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我观察人,(不只)听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37、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38、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无能而不讲信用,我无法理解这种人。”

    3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一点没有四种毛病,能够做到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40、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怕培养仁德。” 

     4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译文】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42、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43、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44、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问政时)说:“在位的时候不要疲倦怠惰,执行政令时要保持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