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团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践行孔繁森精神,荣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聊城市五四红旗团委、聊城市先进团委、聊城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聊城市德育工作优秀集体、聊城市三全育人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在加强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方面,团委探索构建“4+”体系,从“思想引领、责任落实、结构优化、作用发挥”四个方面入手,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团要求贯穿于团员发展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强团员发展的程序性、规范性。
“线上+线下”落实思想引领,为学生筑基塑魂
一是打造线上学习“微平台”。以“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智慧团建”为抓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团史、团务知识,“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注册率、活跃度始终位居市直学校第一;青年志愿者注册率、活动率创历史新高。在“学习强国”平台策划推出了微团课、“党史故事学生讲”等系列视频。
二是注重线下学习“常态化”。建立常态化理论学习制度,学院领导班子带头为团员青年上党课、作形势报告,落实院系两级“青马工程”,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团日、团课教育活动。打造“弘扬繁森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党建带团建品牌,2023年成功申报为聊城市教育系统团建工作观摩点。
“督导+考核”落实责任层级,强化过程性考核
一是强化日常督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团员发展工作责任体系,将发展团员工作纳入团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团委书记为团员发展工作第一责任人,系部团总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各团支部书记为落实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优化日常考核“过程性”。优化团员发展工作督导检查机制,院团委对团员发展工作开展随机督查,让团员发展流程更规范。对团员发展程序、团员发展情况、团员教育管理进行常态化督促提醒,与工作落实进度慢的系部团总支,共同查找问题,对症下药,纳入团干部日常考核,实行以考促学、以考促干,推动团员教育管理责任有效落实。
“推优+积分”落实结构优化,提高入团标准
一是严格程序,把好团员发展“入口关”。将入团关口前移,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组织符合条件的青年自愿向团组织递交《入团申请书》,通过个人申报、支委初评、团员大会评定、积分公示等流程对发展对象进行考核,让积分管理贯穿入团全过程,实现团员发展管理量化考核,增强发展团员进阶感,让团员发展流程更有形。出台《学院积分入团办法》《推优入团办法》等制度,实施入团积极分子培养纪实,从源头上保证团员发展质量。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实现基层组织规范管理、组织关系有序转接。
二是量化考核,打造推优入团“标准尺”。围绕政治素养、社会实践、荣誉加分、必备条件4个方面,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团员发展的关键指标,将8学时团课教育、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作为团员发展的“门槛指标”,知行合一强化广大青少年思想引领。积分制入团试行以来,学院团委严格按照程序,吸纳各系部团干部、班主任参与量化评分,目前已通过积分制入团发展优质团员586名,切实将“有信仰、讲政治、重品行、守纪律”的青少年吸纳到共青团队伍中来。
“培训+实践”落实作用发挥,健全团员管理机制
一是重视团员发展培训工作。召开团员发展专题培训会议,解读新形势下发展团员的政策、讲解基础的团务知识等;推动团干部间的交流分享,相同领域、层级的团干部分享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促进团的基本制度和工作任务高效落实,今年以来已开展相关活动2次。大力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严格执行“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的要求,2023年5月,学院承办了“聊城市中职学校标准化入团仪式”,增强团员的归属感、光荣感。
二是擦亮“青”字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学院“孔繁森志愿服务队”,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乡村、社区、敬老院,常态化开展助农、支教、敬老爱老等志愿服务,2023年,学院学生志愿者全程服务“聊城第一届残疾人奥运会”,获得一致好评。在2023年“尚善水城”聊城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了一金两银两铜的优异成绩,学院团委被授予“优秀组织奖”,提高了团员的荣誉感和服务社会的参与度。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团委将紧扣学院“七个聚焦”,立足“六支队伍”中群团队伍建设,继续紧跟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引,认真履行“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责,以实际行动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