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重温党的历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5月8日下午,学院党委书记张连臣带领学院70余名党员到莘县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回顾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
张连臣一行首先来到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认真观看了山东早期党组织的创建、破坏、重建的过程,听取了展览介绍,内容丰富,故事感人。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位于古云镇徐庄村,该村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抗战时期的堡垒村、根据地、大后方,被称为“八路庄”。赵健民、黎玉、李坚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经在该村工作和战斗过。纪念馆内展出实物200余件、图片1000余幅,展现了徐庄村党支部在山东省党组织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纪念馆广场,张连臣与全体党员站立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强烈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党员,让党员们热血沸腾,仿佛重回当初加入党组织的那一刻,也让党员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随后,张连臣一行又来到了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进行现场教学。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位于大张家镇红庙村。该村见证了敌后平原抗战的三大历史时刻,即鲁西和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合并,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的成立和冀鲁豫边区成为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享有华北“小延安”的美誉。基地展厅内陈列着刘少奇、黄敬、杨得志、杨勇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用过的物品,并用图片、文字、视频再现了当时反扫荡、生产自救、民主民生、减租减息、整风学习以及刘少奇途径冀鲁豫边区时的场景。党员们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近距离亲身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者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无私无畏的革命意志和军民鱼水情怀。
此次赴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培训方式之一,是一堂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党课。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涤,使大家对党性的认知在生动的红色基因传承中得到升华。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文/宣传处 迟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