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女,198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7月参加工作,教龄15年,讲师,现任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学生工作处学生科副科长。荣获全国机器人焊接大赛工艺讲演一等奖、全国技工院校班主任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中职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聊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第一名、聊城市最美巾帼奋斗者,连续获得学校孔繁森式优秀党员、孔繁森式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技能大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聊城市职业院校孙丽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参与省级重点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作为副主编出版班主任培训系列丛书1本,发表EI论文3篇。
15年来,该同志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深植教育情怀,以做“四有”好老师作为毕生理想和准求,践行“赤诚、担当、大爱、无我”的孔繁森精神,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可出彩”的教育理念,投身于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立志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一、最认真的“孙老师”,共担当,做良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教师,要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孙老师积极践行“三教”改革,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争做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孙丽老师在教学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深入聊城周边企业进行岗位调研,认真钻研本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明确了各个岗位的任务要求及实施做法,逐步建立了基于企业实际生产线上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制定螺旋上升、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高素质发展。在企业深入调研和学习先进技术过程中,她的知识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在2019年举行的全国机器人焊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21年又取得全国机械行业裁判员证书。
智慧型的老师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她坚持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晚自习、暑假、寒假都有她陪伴学生刻苦训练的身影。有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项新技能,她会手把手地教学生几遍甚至几十遍,烈日炎炎的夏天,衣服被汗水浸透一次又一次;寒风习习的冬天,手冻得握不住焊接工具。付出终有收获,褚同学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焊接赛项中荣获一等奖,在省赛、市赛中获奖的同学也层出不穷,扎实过硬的技术为同学们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就业无缝对接增添一份力量。
孙丽是专业骨干教师,“还可以更好一点”是经常挂在她嘴边的口头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鼓励。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经常跟自己“较真”,仔细备课、反复思考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这些必经流程练就成了她“上好课”的本领。她的课堂形式多变、气氛活跃,语言亲切自然、通俗易懂,不经意间的一个时政新闻、行业前沿快讯就穿插着专业知识把思政教育融入到了课堂,用学生们的话来说:“每节课都是不一样的体验。”
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她把课堂搬到车间、搬到企业、搬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言传身教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她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她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现实,追求“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她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学习真实自由,让学生自主成长,她教授班级的学生技能证书通过率高达99.2%。
二、最美的“丽姐”,长陪伴,做益友
教育无他,唯有爱与榜样。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中考的失利让他们缺乏自信,如何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是教育工作者最需要解决问题。通过长期的陪伴,发现并抓住每个教育契机成为孙老师最擅长的本领。“感性的付出、理性的管理”也成为孙老师的育人理念,让每一位孩子成长成人成才成为她的责任和担当,望、闻、问、切成了她的拿手好戏,“一生一案”写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
“有事找丽姐就行”、“丽姐每次看到我们都是笑眯眯的,就算批评我们的时候也带着不忍心的表情,让我们都不好意思犯错了”,学生们口中都亲切地喊着“丽姐”。学生在困难时都愿意求助她,而她也不会辜负学生的信任和依赖。当学生需要时,她总能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手,说出令人安心的“我在”,也正因如此,孙丽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建立起了紧密牢固的情谊。她所带的班里有一位性格特别开朗的男同学,平时表现一直不错,可是有一段时间,情绪起伏很大,不交作业、不听课,到后来发展到非要退学。几经询问,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孙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了解观察之后,再次跟他推心置腹地谈心。“一切有老师呢!”一句话,孩子嚎啕大哭,最后道出了原委:原来是他的家庭出现了变故。他的母亲做了开颅手术,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见肘,他产生了暂停学业、打工补贴家用的想法。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孙老师和他达成协议:学习上的事你来努力,生活上的事我来解决。孙老师随即慷慨解囊,除了每月固定的个人资助外,还为他申请了助学金,在生活和学习上暂时解除了后顾之忧,渐渐地,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重新回到了大家的眼前。
参加工作以来,除了产假期间,孙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时同时担任两个班甚至三个班的班主任,先后带了8个班级,400余名学生。孙老师喜欢跟学生在一起,更做到陪学生共同成长。每天从早到晚,校园内都可以看到孙老师忙碌的身影。学生和家长们都说:“出了任何事情都不用害怕,丽姐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助我们。”她对待学生就像母亲一样既慈爱又严厉。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即使再忙,她也会抽出时间,第一时间给同学们解决。有一个夜晚,学生突发意外,她扔下年幼的孩子,拖着劳累了一天的身体,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跑前跑后,给他们垫上医药费,直到一切安排妥当。对于她的帮助,家长事后总是想着法地予以回报,但她总是微笑着拒绝:“没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节假日,有时离家远的孩子回不去,她就把他们带回家一起吃顿家常便饭。现在同事们都这样打趣孙老师:“为了学生,你自己的孩子成天扔别人家,在你心里,学生才是你亲生的。”
孙丽老师的言传身教与无私付出,并没被辜负,她和她的学生之间,一直是双向奔赴。被她主动提出每天早晨去宿舍叫起床的学生,从此按时跑早操,再也不用在“临界点”催促;从前不理解学校要求频频犯错的学生,在面对她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谈心后,也开始暗暗下定决心不再让她费心;逢年过节,孙丽老师还会收到一些“意外”的祝福,有可能只是孙丽老师在学生困惑或犹豫不决时,给他一句鼓励,连孙丽老师自己都不觉得是件事儿,可是却成为学生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温暖。很多学生都懂得感恩,这也是孙丽老师最幸福的时刻。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老师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2021年荣获“省级优秀班集体”称号,2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1人荣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1人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二等奖。
三、最无私的“孙大师”,同成长,做标杆
作为扎根在孔繁森母校的一名党员教师,“赤诚、担当、大爱、无我”的孔繁森精神成为孙老师的信仰,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她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孙老师以德育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为导向,搞科研、参加班主任能力比赛、组织德育工作培训成为她磨炼的舞台。在她的带动之下,一批批优秀的班主任成长起来。2022年,孙老师带领团队打造的德育管理案例《传精神谱系 做繁森之星——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被评为全国16强,在中央教育电视台展播。因为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聊城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会的启动仪式上,上级部门为聊城市职业院校孙丽班主任工作室揭牌,这是聊城市唯一一个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室,填补了职业教育空白。会后,孙丽老师又得到一个称号——“孙大师”,这个称呼不仅仅是夸赞、是打趣,更多的是大家对她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
作为聊城市职业学校孙丽班主任工作室的领军人物,孙丽老师还有着一群特殊的“学生”——学校的年轻班主任们。她将年轻班主任吸纳到她的队伍中来,组织开展了系列班主任提升活动,如带领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编撰班主任系列丛书、参加各种班主任提升培训、打磨班主任能力比赛选手、以班级管理中的难点痛点为导向进行科研等,打造一支爱学生、勤工作、善研究的学生工作团队。
“严厉的孙老师一直拿最高标准要求我们。她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树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归属感、专业化水平。也正因为有她的教导监督,我们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候晓宁老师这样说。每个选手参加比赛,自始至终都有她陪伴的身影;每项工作的完成,从头到尾都有她细致的部署;每个难点的解决,都有她不懈的努力。
为了助力全市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发展,孙丽班主任工作室以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为抓手,连续承办了2021年、2022年聊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选拔培训优秀选手参加省赛、国赛,培养的选手荣获省级一等奖4名,国家级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孙丽班主任工作室下一步要建立聊城市职业院校德育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为我市的教育事业争光添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者之风,山高水长。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一职业,就要选择坚守。做好一件事情不难,但是坚持十五年如一日地做好一件事情,真的需要强大的精神信仰做支撑。在孔繁森精神指引下,孙丽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志坚守在这块阵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孙老师坚定地以“四有”好老师为准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力争无愧于“最美教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