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导师工作会议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5-10-16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推动新修订的《班级导师制实施办法》有效落地,凝聚育人合力,提升全员育人工作实效10月15日下午,学院在明志楼二楼212教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导师工作会议,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玉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学生工作处处长尹茂东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尹茂东处长阐述了本次会议的核心目的,即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正式搭建班主任与班级导师协同育人的工作桥梁。他强调,班级导师制度的优化升级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两支育人力量的交汇融合,对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王玉梅副院长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院向新受聘的班级导师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感谢。她深刻阐述了推行班级导师制的根本目的,指出这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王院长强调,班级导师工作绝非可有可无的“兼职”,而是教育工作者份内的“本职”和需要长期坚持的“常态”,要求各位导师切实担负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

    针对班级导师的具体职责,王玉梅副院长明确了“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职业向导”的“五导”核心任务,并特别强调了思想引导的灵魂地位、学业辅导的基础作用以及“成长陪伴”的关键意义,要求导师们通过“七进”真正“沉下去”,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同路人”。

    为确保制度有效落实,王玉梅副院长详细解读了班级导师的量化任务指标,包括每月“听课2次”、“指导3名学生”、“结对1个宿舍”、“组织1项班级活动”以及每学期“3次专题班会”等刚性要求。她同时明确了以业绩记录、学生评价和班级量化变化为核心的严格考核体系,指出考核结果将与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任用等直接挂钩,对不合格者将取消聘用资格,以此树立鲜明的工作成效导向。

    为保障专项对接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尹茂东处长在总结中提出六点具体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二是深入一线,做到真联系、常联系;三是导师要倾囊相授,履职尽责;四是班主任要虚心求教,激发内生动力;五是聚焦问题,制定精准化方案;六是注重实效,建立沟通反馈机制。他要求导师与班主任在会后一周内完成首次深度对接,共同制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的行动计划。号召全体导师和班主任深刻认识育人工作的重大责任与光荣使命,共同努力将班级导师制打造成为聊城市技师学院“三全育人”工作的亮丽名片,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受聘的36位班级导师及对接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