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 助力扶贫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3-11浏览次数:425

我叫王春花。是聊城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的一名教师。根据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要求,2018年我丈夫被单位选派到临清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现在德州临邑兴隆镇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不能经常回家。家里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最小的孩子现在才刚满两岁。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其作为做人的本分,十几年如一日,“孝”字当先、“爱”字装心,对公婆、对父母,以一颗拳拳的儿女之心,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候奉养,用努力工作和孝敬老人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父母生育我们姊妹五人,我排行老大。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长大成家立业后,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辛苦。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从结婚到现在,10多年来,我始终像亲闺女一样孝敬着公婆。公婆逢人就说,这个儿媳比“亲女儿”还要有耐心。每逢老人生日,母亲节、父亲节,我都会早早买好礼物送回家去;逢年过节,叫上姊妹们,一块聚个餐,叙叙家常,全家人感情特别亲密,从来没有闹过矛盾。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家务活儿我都包揽了下来。大儿子叛逆期,学习压力大,情绪也不稳定,虽然有时候也感觉很累,但经营好一个家,需要相互支持与理解,需要相互信任与宽容。

我是家中的一员,老人有病做媳妇的有孝敬的义务。我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担起照顾公婆的重担,自己只有选择坚强,坚强就是家中的希望。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这是一种孝心,更是一种责任,这也是一个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光辉形象的真实写照。看见日渐消瘦的自己,母亲心疼的对我说:“让孩子他爸回来吧,这样熬下去你会垮的。”我左思右想,没有雇人也没有耽误丈夫的工作,那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能换来老人的幸福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担任信息工程系的教学工作,学校有许多常规的任务等着我去做,既要忙于学校的工作,又要忙于照顾公婆,沉重的负担就摆在我的面前,怎么办?是照顾病情加重的公婆,还是完成学校布置的迎检任务。我犹豫了……要坚强、挺住、决不能倒下,现在正是考验自己的时候。我没有后退半步,为了孩子,我无怨无悔;为了事业,我笑对人生。我从未因为家庭耽误过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优秀讲师,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多次被学校评选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先后获得“聊城市说课比赛二等奖”、“山东省技能大赛优秀裁判员”等荣誉,主持并完成省、市、院级多项课题研究。孝老爱亲,传承美德,助力扶贫,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完美诠释了这几个字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