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下午,学院2025年下半年“人工智能赋能全国双优学校建设”周一大课堂正式开讲。首讲主题为“实践锻炼 淬炼匠心”,旨在深化教师对企业实践锻炼的认识,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院党委书记金同元,党委副书记、院长徐公义等领导班子成员,中层正副职干部及全体专兼职教师等470余人参加。活动由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孔晓燕主持。



各教学单位推荐的崔维海等9位教师、新入职教师代表葛月珍,以及现场随机抽取的教师郭玲玉,围绕个人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的收获、遇到的挑战、实践成果转化等进行了详实汇报,分享了实践一线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感悟。大课堂不仅展示了教师们在实践锻炼中的成长,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汇报结束后,活动进入评议环节,全体参会教师依据既定标准对汇报教师的分享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党委委员、副院长徐洪祥进行了点评。他系统梳理了国家层面关于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沿革与明确要求,指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是学院和个人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肯定学院前期出台系列措施、评选优秀案例及推行“科技副总”等探索成效的同时,他要求各系部深化与头部企业合作,着力破解实践资源不足难题,并强化成果转化导向,确保此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徐公义作总结讲话,他强调,一要提高站位、明确意义,实践锻炼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便于了解行业动态、掌握新技术等,希望教师勇于实践;二要攻坚克难、积极参与,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困难是成长机遇,鼓励教师勇于面对困难,学院将全力提供支持;三要学以致用、重在实效,明确职教教师核心竞争力是将工作领域的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希望教师结合学院“五金”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他鼓励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实践锻炼,实现个人与学院的同步成长。
此次“周一大课堂”活动,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国家政策与自身发展需求的理解,更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为学院持续推进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深化产教融合、淬炼工匠之师营造了浓厚氛围,开启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