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山东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精神,引导和教育全校师生形成勤俭节约社会新风尚,学院党委书记张连臣将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在行动”为题,为全院学生干部、学生代表500余人举办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课。
11月12日下午16时30分,学院勤业楼学术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思政课从短视频《习近平讲述的故事:粒粒皆辛苦》导入,张连臣书记引经据典,结合古今中外史实事例析事明理,娓娓而谈。他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折射品德修养大道理,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传家宝”,激励大家一定要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
张连臣说,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能够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靠的不仅是日益发展的农业技术和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更是靠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节俭精神。“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问题,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全国启动了“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发起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掀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这为我们今天的行动提供了遵循。
张连臣书记追根溯源,给大家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历史渊源,从史前尧帝开创节俭之风,谈古代名人贤士崇尚勤俭之道;从春秋时期鲁国贵族季文子,谈到隋文帝、唐太宗,以及现当代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再到新时期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件件故事,一桩桩往事,如同春霖滋润现场棵棵幼苗,在他们内心深处播下节俭、文明的种子。
张书记告诫大家要清醒认识开展“光盘行动”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他给大家谈我国粮食生产现状,谈国际粮食生产的不平衡,谈在新冠肺炎疫情等自然灾害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尤其非洲等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饥饿威胁现状。他从国内谈到国外,又从国外谈回国内,强调养成勤俭节约习惯的必要性,告诉大家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耕地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等问题使得杜绝餐饮浪费迫在眉睫。接着,张连臣又就如何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跟大家进行仔细交流。
张连臣指出,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同学们理应争做弘扬节俭文化的“排头兵”;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是我们每名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他向同学们发出倡议: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使“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呼吁大家用实际行动去节约每一粒粮、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和每一分钱,人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张连臣最后说,厉行节约是美德、是品质、是责任,更是我们每名学子的素质和境界。学校是你我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实践者、传播者与示范者,最终将其转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学院蔚然成风,携手克难求进,构建节约型校园!
党委委员、副院长崔杰主持本次思政教育课。党政办公室、学工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教师代表一起在现场聆听。









(文/图 宣传处 刘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