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技师学院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校训:立志  求真  务实  创新

校风:行知  明德  倡和  臻善

教风:博学笃志  厚生乐教

学风:勤学苦练  德技并修

 

释义与解读

    一、校训

1.释义

校训,是一所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也是校园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折射出时代烙印,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内涵和凝聚力。

2.解读

立志: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意为立下志愿,树定志向。

求真: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将“求真”作为校训,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意在要求广大师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务实:意为稳重踏实,讲求实效,不好高骛远。“务实”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追求,要求我们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创新:意思是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具有挑战自我和权威的勇气。它包括学校管理的创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方法上的创新。创新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将“创新”作为校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校风

1.释义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指出:“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由此可见,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具有稳定性和导向性。

2.解读

行知:一方面与教育家陶行知有关,另外,它还有知行合一、知识与实践相辅相承之意,这一点正是现在学校、家长、社会所共同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

明德:语出《大学》,取弘扬、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之意。育人之道,德为先;学校之根本是要使学生“明德”,即修养高尚之品德,成为文明有德之人。即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的养成,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

倡和:即提倡、倡导和谐。 “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思想值得提倡和弘扬。而校园和谐,方能学术活跃,个性发展,与时俱进,创生出新思想、新理念。

臻善:臻,到,达到;善,最完美的境界。臻善的意思是弘扬光明的善德,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最美好的境地。

    三、教风

1.释义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强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2.解读

博学笃志: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意为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博学,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每位教师要使自己的知识、技能堪为师表,“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笃志,就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集中心思致力于自己的事业。

厚生乐教:“厚生”一词出自《尚书·大禹谟》,引申为热爱学生,对学生兼爱的情怀,厚生的具体表现便是用优雅的言行影响学生,用广博的知识指导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等。“乐教”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有教无类”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体现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事业,且乐于奉献、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

    四、学风

1.释义

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集中表现,是校风的主要内容和校风建设的归宿。

2.解读

勤学苦练:义出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勤学”和“苦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唯有“勤学苦练”方能将知识、技能化为己有。作为技师学院的学生要成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更应如此。

德技并修:德,指道德、品行;技,是指才能、技艺。德技并修,寓意为一个人的德行和技能都能达到一定高度,具有良好素质,受人敬仰和尊重。将德技并修作为学风,旨在强调我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激励广大师生在品德和技能两方面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