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先 奋斗有我|学生工作处:沉淀中创新,笃实中力行,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发布者:聊城市技师学院发布时间:2022-03-15浏览次数:14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学生工作处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遵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出彩”的育人理念,推进“三全育人”特色体系建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全员育人“九选五”实施意见》,以多种途径了解师生需求,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以党建促育人,开展各项育人工作;落实班级导师制,选聘优秀党员干部、优秀教师兼任班级导师、学业导师。
   二、注重平台建设,强化“一室一校四中心”功能
   加强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搭建学院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平台,创新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机制,优化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及其实用经验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举办班主任能力比赛为契机,搭建班主任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以赛促学,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建成 1 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推动成立聊城市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室联盟,培育省级以上班主任能力比赛奖项 1 项,在国赛中保三争一。
   以家长学校为抓手,打通家校共育路径。定期以家长会、座谈等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和学生在活动中共同成长进步;通过多种形式为家长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提升家长教育培养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增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努力构筑学校、家庭、企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以四中心为平台,全方位服务学生校园生。一是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结合“我为学生办实事”丰富服务项目,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及时解释和处理学生反馈的相关问题,彻底整治拨打110、12345市民热线的问题。二是学生资助中心结合学院实际,通过勤工助学、“三助”岗位、“绿色通道”、校内资助、社会资助等方式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三是宿舍管理中心进一步丰富宿舍育人内涵建设,在新宿舍楼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基地,进一步深化“我为学生办实事——走进宿舍”主题活动,了解住宿生的需求,及时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四是重点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九州街道凤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功能,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筛查、干预、追踪、监控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做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
   三、严抓养成教育,大力推行“六个一”工程
    以纪律、两操、卫生、文明礼仪等为抓手,规范日常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个维度,六个要素),按照年级完善“六个一”工程内容,扎实有效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引导学生善思、善言、善行,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中成长。
   四、健全“美育、劳动教育”育人体系
   一是加强美育教育。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实施体系,加强《公共艺术》在线课程建设,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聊城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开展学生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学生校园艺术节“三节”。
   二是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国家《劳动课程标准》,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打造“1+1+1+1”劳动素养螺旋式上升途径,即:每周一节专题劳动教育、每月一次专业志愿服务活动、一周集中劳动实践课、学段内至少一学期的专业实习,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相融合。
   五、完善育人工作各项评价体系,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
   进一步完善各项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落实“第二、第三课堂成绩单”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业+素养”的综合全面评价,实现数据及时采集、实时呈现,及时预警,动态关注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找差距、析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育人工作,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六、以项目为抓手,促进育人工作更好发展
   按照“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班主任能力比赛、德育特色案例、“文明风采”活动等项目建设要求,规划、分解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学院的“创新争先”年,学生工作处将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打造育人工作品牌,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

 

 

文字:
文字来源:
图片: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