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点点|孔繁森式好老师 新时代的“石榴籽”

发布者:聊城市技师学院发布时间:2022-05-25浏览次数:65

  殷粟广,男,中共党员,聊城市技师学院副教授。2021年他第一批带头援疆支教,视喀什技师学院为第二故乡,把东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做法创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喀什技师学院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书写了聊城职业教育援疆支教最美的篇章。
    2021年,喀什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喀什技师学院授予“优秀援疆支教教师”、山东省对口援疆指挥部党委授予殷粟广同志“山东优秀援疆教师”“山东援疆优秀共产党员”“山东援疆工作先进个人”等7项荣誉称号。2019年,在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中,他被山东省教育厅、人社厅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在第四届北京“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中,他指导学生获一等奖,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被聊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全市社会科学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以及连年被学校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
   初心如磐:理想信念指引援疆之路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扎根于职业教育这片成长热土,沐浴在孔繁森精神的阳光下,殷粟广从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的那一天起,就把“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这组字眼刻进了脑海里,融入了工作中。2021年学校第一次征集援疆教师,殷粟广第一个报名。出征前,学校党委书记将一面校旗,亲手交到他手中。殷粟广请书记、校长在上面签名,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重托,不给聊城、山东丢脸,一切让成绩说话、见证!”。临行前,76岁的老父亲、老党员、老教师,还送给了儿子一份特别的礼物,郑重在《党章》上签字并赋诗一首“手捧党章心向党,征程路上指方向。初心使命共担当,学史明理聚力量。喀什聊城同心干,创新发展双双强。高举旗帜写辉煌,鲜红党旗永飘扬”。
    孔繁森同志说过,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老西藏精神在孔繁森母校、在新一代共产党员身上,得到了传承、发扬和广大。到了喀什技师学院后,山东省对口援疆指挥部党委批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殷粟广被任命担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同时负责学生管理工作。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援疆支教期间,殷粟广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像一颗石榴籽一样,与喀什技师学院广大师生紧紧抱在一起,一系列的荣誉和带有喀什技师学院书记、院长,和山东对口援疆指挥部姚爱农等领导在校旗上的亲笔签名,见证了殷粟广的使命和担当,生动诠释了“鲁疆、聊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时代华章。
   匠心独运:创新催生学生管理“蝶变”
    教育无他,唯有爱与榜样。殷粟广从1996年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开始,就非常注重班级建设。喀什技师学院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一到支教分配的学生管理工作岗位上,殷粟广就带头指定工作任务计划,研究学情,带领学生管理团队开展一线调研,逐渐成了工作中的“主心骨”、支教老师心目中的“老大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21年 8月,喀什技师学院党委聘任殷粟广担任学生处副处长,从此他的奋斗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着眼德技并修,“管”“育”结合建制度。由于实行短学制、“工学交替”,喀什技师学院暂没有院系学生会这一级组织。针对这一实情,上任后殷粟广把从后方专门带来的聊城工程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无偿赠送,并与学生管理团队一起研究移植落地的具体路径和办法,要求学管人员下沉到班级,现场办公和指导,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建立了一套带有聊城特点、喀技特色的学生管理制度框架,让广东等省市支教同行刮目相看,并带动他们积极引进“严管厚爱”特色育人做法,初步完善形成了学生管理制度的范式和样本。
    聚焦大思政,专题培训打造过硬团队。就学生管理如何德技并修、“管”“育”结合,殷粟广对班主任等学生管理队伍进行了数次专题培训,创造性提出了在给任务、做项目、办活动中,聚焦“中华民族一家亲”,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管理同等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打造聚德前行最美思政风景线。
    拓展活动载体,“三全育人”创项目。一是院级层面,借鉴“九选五”育人项目,推行“三进两联一交友”;二是学管层面,推行导师制,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对重点班级再帮扶;三是学生层面,推行每周看一部电影、写一篇心得、读一篇经典诵读、唱一首红歌曲、每日练一百字、日行一善“6个一”工程。结合爱国主义国防化管理,规范学生一日常规,活跃第二课堂生活,严格管控意识形态,落实养成教育。
    突出文化润疆,打造“家·和”公寓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素有齐鲁之乡、礼仪之邦之称。2021年4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批复聊城市技师学院成立“孔子学堂”。欣闻此讯后,殷粟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家·和”为主题,把喀什技师学院七栋宿舍楼当作建设主阵地,主持策划了面上大德育、线上文化墙、点上图书角等全景、立体、沉浸式文化建设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党委会通过。按照援疆工作有关规定,2021年暑假期间,支教老师可以回家探亲。为使这项文化工程尽快施工、发挥作用,更是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殷粟广克服思乡之痛,在目送喀什技师学院40多名援疆老师都回乡后,毅然决然独自一个人留下来,与施工队伍一起奋战了整整一个暑假,终于得以完美收官、竣工验收。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如今这项标志性工程,成了喀什技师学院的又一处“网红打卡地”!
    爱心无边:“大先生”开启学生多样化成才梦
    在学生心里,尽管殷粟广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但却是一枚妥妥的“暖男”,更是一位有仁爱之心的大先生。在喀什技师学院工作之余,他总是深入到学生之间,面对面、零距离了解情况,与学生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利用自己的专长,为更多的学生铺就多彩成长路。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2021年在组织学院迎新志愿活动中,殷粟广结识了一位名字叫祖克拉.克尤木的学生。了解中得知这个学生父母双亡,与两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一起,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平时生活很清苦,有时候一个馕一碗水就是一顿饭。殷粟广认真学习维族语言,熟悉当地风俗,在不时给她买一些吃的或生活用品的同时,用“党的恩情比天大”“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和“支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等话劝导她、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挑战,学一技之长、走好人生路。如今,这个学生已经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 并决心用自己的努力照顾好自己四个弟弟妹妹。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学生管理的重中之重。殷粟广经常深入到班级巡查巡讲,普及防疫小常识,守护好学生安全。封闭期间,他自发当起了志愿者,跟不能回家的帕提古同学一起吃蛋糕过生日,免费为“喀技小画家”汗可孜?买买提提供画具纸张。到当地福利院探望家境困难的学生祖克拉.克尤木一家,去包联贫困学生阿布力·赫克穆家家访并捐款捐物,走进山东援疆企业山水水泥集团送技能等等。这一个个充满真情善意的举动,深深感动了喀什技师学院的领导和师生。殷粟广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西域边陲!
    薄技在身,胜握千金。在喀什技师学院有个学生创业孵化中心,里面有理发室、照相馆、烘焙坊等实践基地。殷粟广平时爱好摄影,在聊城市技师学院工作期间,他作为一名无人机专业的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参加了第四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最终他们的作品《壮志凌云 科德行》荣获全国一等奖。照相馆的同学们知道这个讯息后,邀请他担任指导员,殷粟广成了这里的常客,他举办公益讲堂,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单反相机、手机等拍摄方法与技巧,一一点评每一幅作品,在建党一百周年诞辰之际,协助指导拍摄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快闪视频,让孩子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唤起自主创业的激情,系好人生路上每一粒扣子!
    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喀什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餐厅服务项目参赛。由于没有参赛经验,且维族学生古丽呀尔普通话不达标,殷粟广主动请缨,义务承担起这位同学的心理辅导和普通话老师。备赛期间,他时常利用自己的优秀指导老师带赛经验与古丽呀尔沟通训练情况,一遍遍教授规范比赛标准用语,遇到困难想退缩时及时与她谈心,调整心态,赛前还讲故事说笑话进行减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拼搏,这个项目取得了全国铜奖!拿到这块奖牌,殷粟广与同学们全都喜极而泣,含泪合影!
    新疆是个好地方!生命因援疆而精彩!在疆期间的三百多天里,殷粟广写下了几万字的援疆图文日记,制作了《印象·喀技》美篇影集。新疆民风淳朴,山东人民好客!这些文字图片,记录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支教老师的心路历程,也是新疆、山东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真实写照! “万里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援疆结束后,殷粟广仍然经常与喀技的孩子们“云见面”,通过微信永远做他们的成长导师!
    在新疆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之巅,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大漠戈壁,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无悔的踏上援疆之路,我们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喀什技师学院,在南疆职业航母,殷粟广支教的感人事迹、出色成绩,是山东、聊城援疆教师的一个缩影。如今,在争做“四有”老师的征程上,殷粟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路永向前!
文字:
文字来源:
图片: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