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校园烈日炎炎,安静的教学楼里几名电脑升级小分队成员正在围着一排排的电脑,不停忙活着。这是信息工程系的老师们利用暑假为学院电脑升级固态硬盘的现场。
随着电脑使用年限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师反应电脑启动慢、运行慢、上网慢等问题,其第一大原因就是机械硬盘的老化。为满足老师们的教学办公需要,学院决定对2013、2014、2015年购置的406台电脑增配固态硬盘,以便提升运行速度。而在这个技术升级项目中,于以杰担任电脑升级小分队的“领头人”。
“于老师,这个电脑拆不开。”
“先放着,我来拆。”升级固态硬盘说起来简单,实际需要拆机、拆光驱、固定硬盘、接线、装机、迁移系统等多个步骤,且由于品牌型号众多,处理方法各不相同。这是一台罕见的dell牌一体机,只见于以杰熟练地拧下周围四个隐藏螺丝,小心翼翼地翘开电脑后盖。“很多老电脑设计落后,一般人很难拆,我也是修的多了才慢慢摸索出来的。”于以杰说道。
在于以杰、柴守立老师的影响下,信息工程系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杨珂、李瑞雪、赵芳朋、林森、胥延英、张芹芳等几位老师一起加入到电脑升级志愿服务团队。暑假期间,从7月11日至7月29日加班为全院老机器加装固态硬盘,并安装最新版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和基本的办公软件等。有些部门电脑多,经常忙到晚上七八点才下班。“今天的任务大家一定要完成,否则明天的任务积压就更严重。”疲惫状态下,每每会有人顺口说出这样一句话,而此时,大家都会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一天维修下来,尽管很累,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学院作为孔繁森同志的母校,学习孔繁森精神的气氛浓厚,我们几个人能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大家服务,其实也是践行孔繁森精神嘛。所以,我们觉得很快乐。”于以杰老师代表志愿服务队表达了心声。



文/刘亚杰 图/于以杰 信息工程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