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不错,我出去飞一会儿。”李宇鹏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说。听到这句话,宣传处融媒体中心的老师们都心领神会,而此刻在融媒体中心的其他来访者却瞪大了好奇的双眼不明所以。大家哈哈一笑,“飞无人机,航拍……”。
学院的很多精彩镜头都出自李宇鹏的拍摄。
李宇鹏,宣传处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最初从事机械专业的教学工作,出于对摄影的爱好,自学成才,现担起了学院大部分的拍摄任务,并任无人机专业教师。曾带领学生获得第四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全国二等奖;山东首届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山东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学院拍摄任务繁多,有时一天就要辗转于多个活动,他每天的微信步数经常轻轻松松破万。为了抓拍到活动的精彩瞬间,不管风吹日晒,他经常全程跟拍一站就是几小时,裸露在外的皮肤被晒掉过好几层皮。
“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适应下班后回家继续工作。”李宇鹏经常笑着这样说。除了摄影,学院活动航拍的工作也由他来完成。一个30秒的航拍视频,通常都需要上百个视频素材的加工才能呈现出好的效果。而宣传处的工作任务繁重,白天很难有时间静下来进行后期制作,李宇鹏便经常等晚上夜深人静时,开一盏台灯,在电脑前工作到夜里一两点。“晚上安静,也是效率最高的时候。”
学院VR全景技术呈现的思政教育平台就是靠着这样的一个个夜晚完成的。这是聊城第一个覆盖全面的线上VR展馆平台。因为聊城本地展馆缺少线上展馆,他便自己驾车,带领无人机航拍技术专业的学生,到聊城8县市区现场拍摄,既为线上平台拍摄素材,也创新了教学模式。一年的时间里,他拍摄并制作完成了聊城所有县市的重要展馆,得到了时任聊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宪卓的肯定批示。截止目前,平台参观学习人数已突破24万人。
利用自己掌握的这项技能,他还坚持记录了自疫情发生以来聊城市的防疫工作,即使在疫情严峻的时期,他在不干扰城市秩序的前提下,做好自身防护,深入到抗疫前线拍摄,制作了聊城防疫纪实公益短片。纪实片为聊城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在聊城电视台等多个媒体平台发布,短短一天的时间播放量就突破了5万人次,获得了多家单位的好评,也激励了市民们的防疫信心。
李宇鹏不仅拍摄技术精湛,多种技术难题解决起来都游刃有余,成为大家公认的“技术达人”。在宣传处,“有困难找鹏哥”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
“鹏哥,你看看我们的打印机怎么回事?”听到有人寻求帮助,他便抽空来到打印机前,一边拿着手机搜索着,一边在桌前鼓捣。一会儿的功夫,打印机正常运作了,大家赞叹一句:你真是个技术达人。他便笑一笑说:我这也是边学边修,你们就是太‘懒’。而对于大家的技术‘懒’,他却从来都是耐心提供帮助。不管谁的电脑坏了,打印机不好用了,大家都会来一句:找鹏哥。鹏哥的技术不仅在宣传处发光发热,还经常听到他给打电话向他求助的老师们耐心指导,某个功能在哪里找,某个操作怎么进行,即使是很基础的一些操作,也不见他有任何不耐烦。
“困难面前,无所畏惧;迎难而上,不计回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李宇鹏坚持的信念。他说,作为孔繁森同志母校的一名教师,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本色。在这样的坚持下,他先后荣获了中原经济区社科先进个人、聊城市优秀社科普及志愿者、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文/姜颖颖 图/李宇鹏 宣传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