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30日,在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全国现场总决赛中,张繁周带领学生再夺大奖。在张繁周的指导下,学院电气工程系4名学生合作完成的项目《慧联校企,产教融合——赋能企业智能化升级服务平台》荣获三等奖。

张繁周,男,199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2016至2019年在中德合资企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和产业发展趋势。2019年9月,张繁周考入聊城市技师学院,成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工业机器人应用赛项三等奖、智能传感器技术应用赛项三等奖……曾获全国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技能大赛优秀裁判、山东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现担任电气工程系团总支副书记,负责系部学生管理育人工作。
“如何把职业院校的学生培育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关键在于发现学生的兴趣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专业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技能荣誉感、构筑学生的未来梦想观。”张繁周有感而发。
赏识育人,发现学生的兴趣闪光点
部分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自信心不足,对未来感到很迷茫。针对这种情况,无论是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是技能大赛社团的学生,或者系部学生会的学生,张繁周都会在第一次课、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学生会会议、第一次技能培训、第一次团员培训中,以“挖掘自己的闪光点”为主题,开展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告别过去,用微笑面对技师学院的崭新生活。
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是赏识教育的主要特点。“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不断强化,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重新认识自己。”赵海健,是张繁周班里的学生,受家庭影响从小不爱说话,不敢和老师沟通,但是却对做课件以及电脑软件比较感兴趣。为了让赵海健重拾信心,张繁周经常鼓励他,帮助他制定目标,手把手地教他学电脑。在张繁周的办公桌前,总有一把木头凳子,这是赵海健的专用凳子。在师生二人的共同努力下,赵海健的软件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常常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和老师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私下里经常喊张繁周“大哥大”。
心坎育人,激发学生的专业求知欲
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又恰逢处在青春叛逆期,对于专业学习没有兴趣,往往出现表层学习现象。对此,张繁周就会拿出他的杀手锏——心坎教育。这是张繁周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心坎教育,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细心地观察、了解、分析、揣测学生的心理。要培养同理心,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的共鸣必须要精耕细作,不能刀耕火种。要学会讲故事,更要学会讲自己的故事,说学生能够听得懂的话,用亲和力、吸引力去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张繁周解释。枯燥的说教学生难以入脑入心,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这就需要老师“回到学生时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找到学生的“迷茫点”“困惑点”,有意识地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量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使学生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大赛育人,激发学生的技能荣誉感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技能改变命运,大赛点亮人生”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自从成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张繁周就投入到技能大赛的育人工作中来。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意志力薄弱,作为大赛指导教师,张繁周一直陪伴在学生身边。比赛前的两个月,张繁周每天都会加班到深夜,有时候几乎是以实训室为家,与学生一起研究设备,苦练技能。
时间就像一张网,种子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张繁周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指导学生获得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技能大赛省赛三等奖5项,一类赛市赛三等奖8项。这些比赛均有同一名学生的参与——赵海健。之所以既能获得技能大赛的荣誉,又能获得创新创业大赛的荣誉,是因为他在张繁周的指导下,对“以赛促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内心的荣誉感,能够让老师不断前行,让学生不断奋进。”张繁周说。
个性育人,构筑学生的未来梦想观
梦想是黑夜里的灯塔,为迷路的学子指引前进的方向。张繁周经常教育学生,要有自己的梦。“梦”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认真考虑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既要了解自己,更要了解职业、了解社会,要依据目标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有计划地提升素养、调适个性,使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与自身条件(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取向、学习现状和家庭环境现状等)相符,与自己的目标职业所在行业及其发展的实际相符。
张繁周常常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再从成长经历中挖掘学生最在意的事情,有意识地发现能触动学生情感的地方,循循善诱,点拨、启迪学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张繁周每周都会在班里、技能大赛社团里、学生会里定期召开“筑梦大会”,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迄今为止,张繁周已经帮助2名毕业生实现创业梦想,帮助3名学生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张繁周热爱教育事业,用心血浇灌教育园地,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承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技能育人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授业解惑,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奋楫笃行、砥砺深耕,以匠心构筑少年梦,用技能点亮学生的人生路。”张繁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