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落实学院“123456”发展战略,党委副书记、院长徐公义于9月16日上午组织召开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院教学工作会议,对如何把握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升教学内涵质量和职业教育适应性作出部署。
一要正确分析职业教育形势与政策,迎接面对机遇与挑战。徐公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条状、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培养的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要深入了解、学习相关政策,更新理念,做好长远规划,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出彩。
二要有效提升学院教学工作内涵建设,徐公义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教学系统牢牢把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材建设和资源建设等六大建设主线,对接市场与岗位需求,开展数字化渗透与评价改革,培育特色品牌;教研室活动紧紧围绕集体备课、开发课件、制订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建设题库等,解决“随意教、随意学、随意考”问题,并把业务工作课题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落实各级听课制度,及时督导检查,改进教师教学态度,持续提升课堂效果。
三要完善制度,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激发教师积极性。改进课程评价办法,由系部为主评价产生A级课,增加A级课数量,提高B级课以上课时津贴;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一级、二级一体化教师培训;完善教研室活动管理办法,引导教师上课有标准、有方法,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党委委员、副院长徐洪祥总结会议时指出,所有教师要提高责任意识,正确把握学情,围绕如何让学生学会、学好多下功夫;鼓励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多出成果;要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充分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为学院内涵建设贡献力量。
教务处、9个教学系部、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分管教学负责人、教学主管或副主管、教研室主任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