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精神在身边 | 以师德筑匠心 以师风育英才

——记建筑工程系教师李振远

发布者:聊城市技师学院发布时间:2023-11-15浏览次数:10

李振远,男,中共预备党员,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系任专职教师。

从入职到现在已从事教育工作满5 年,在这五年间,李振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勤勉育人。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他深感职责重大,作为人民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那些熬过的日与夜

在建工系做项目,熬夜是再正常不过的,用王主任的话说就是:

“成果都是晚上 12 点后想出来的”,在真正践行的时候,确实是这

样。在一系列项目建设中,因为时间紧,工作量也大,常常是熬了星

星熬月亮,加班加点是常态。

在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中,李振远曾独自一人承担三个实训室的建设方案制定,为了完成任务,多方调研,常常与企业人员通话至凌晨一两点,企业方工作人员常常抱怨:“上了白班还得陪你上夜班”;

在课题申报时,李振远常常是为了几个字、为了几张图,一整天不合眼,两天仅睡三四个小时,领导的微信聊天框中文件时间戳都是凌晨两三点,而第二天又是6 节课的连轴转;最终参与的省级重点课题顺利立项。

在新职业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赛项中,李振远负责技术保障,临比赛前两天,选手都已经报到,第二天就要参观赛场,而这时设备才刚刚到位。为保障设备正常投入使用,他带领“数码爱好者”社团成员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一直到第二天凌晨 2 点,最终保障了竞赛的顺利进行,而 4 小时后的早上 6 点又要赶另一场比赛的客车,回家收拾衣物简单休息后便再度扬程。

在技能大赛中,常常是点灯熬油研规程,再三确保得分项不失分,

第二天顶着熊猫眼出现在赛场。手下几名社团的学生,也是在带领中

这样一步步的“熬”之中,不断成长,于传新同学获得了全国第五名

(铜牌),路普天、李吉霖同学获得了国赛二等奖,还有其他同学获

得了省赛市赛奖项若干。也正是这种“熬”的精神,才能逐渐浓稠,熬出美味的浓汤。

那些流过的泪与汗

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砌筑工项目备赛时,

正值炎炎夏日,为弘扬学院及聊城市雄厚的竞赛底蕴,受领导嘱托,

李振远参与了职工组项目的竞赛,备赛从6 月一直到 8 月,为了保障砌筑精度,防止挂线被吹飞,不能用风扇纳凉,衣服是一天换两件,拧的汗可以形成小水流,在这样的条件下,蚊子也来凑热闹,一天下来咬二十几个包,身上又痒又疼。更雪上加霜的是,他的两个孩子和父母四人都因支原体肺炎共同入院治疗,在这样的情形下,兼顾比赛就不能照顾父母,只能晚上到医院看看父母,父母处处透漏着不理解,天天念叨着“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字字揪心,自古忠孝两难全,深知愧对父母,难过时只能自己躲在角落里抹眼泪。最终克服重重阻力,一举夺得山东省一等奖,为学院及聊城市赢得了漂亮的开门红。而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李振远的体重从 152 斤掉到了 138 斤。

正是在工作中的汗与泪,才浇灌了成长之树,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那些吃过的苦与甜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中,省赛前一天李振远第三个孩子呱呱坠地,顾不上躺在产床上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第二天一早他匆忙赶往赛场,妻子中午因没人照顾吃不上饭,他深知不能辜负团队一整年的努力,强忍着对妻子的亏欠之情完成比赛才匆忙赶回医院。

在进入国赛决赛时正值聊城市疫情封控最严之时,各小区封闭,全市静默。在比赛开始前两天,市里仍未下发通知是否会解封,李振远坐在家中心急如焚。第二天凌晨6 点,经与小区多方协调,最终获得许可,李振远赶紧赶到学校收拾赛场,而在调试设备时又突然发现摄像头型号不对,无法满足比赛需求,多方联系之后,终于在晚上 6 点赶到封闭在家的商家手中拿到了仅有的两个摄像头,顺利完成了调试阶段,通过了专家的比赛前验收。所有备赛工作完成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1 点多,距离开赛仅剩 6 个小时,为了避免再给小区封控带来麻烦,李振远临时在寒冷的休息室仅靠一层薄薄的被子草草入眠,第二天早晨 6 点又再次精神满满的出现在了赛场。正是因团队的不懈努力,这一次顺利取得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

“现在想想在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有许多辛酸与苦楚。但这一切我觉得都值得!”李振远说。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其实李振远,就是这样的一片叶。

虽然平凡,却用脊梁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却用双手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李振远用心守候着一方“三尺土地”,用三寸长的“白犁”耕耘着岁月,而让我们欣然看到的是,他的青春在爱的奉献中闪光。

 

文字:
文字来源:
图片: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