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如炬,照亮前路。5月15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和体育局主办,市委讲师团、聊城市技师学院承办的“习语‘聊’亮·响万家——学思想·悟道理·用方法”主题宣讲走进聊城市技师学院。聊城市委讲师团三级教授杨士武,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统战部)部长高平参加活动。
学术报告厅内,宣讲团把信仰的种子播撒在现场500余名师生的心中,助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飞进朝气蓬勃的校园。7名来自聊城各行业基层一线的宣讲员结合自身的经历、时代的进步,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翔实的细节,让党的创新理论“触手可及”“声”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古诗说的很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陈宝琪是来自临清市先锋路街道福德社区的一名青年选调生,以“理‘响’选调‘声’”宣讲平台扎根基层。她创新开展“银发智囊团”老年宣讲活动,组织20余位退休老人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绘制《临清美食地图》,帮助8家青年创业店铺有效提升客流,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美食,同时也为创业人才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从解决单家大院古建保护纠纷到助力运河文化传承,她用“理论宣讲+民生服务”的工作模式,让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正如她所说:“只有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宣讲才能‘声’入人心。”
“春寒料峭,零下两三度的水中,体能、热能消耗得非常快,双手双脚严重痉挛,痛感逐渐麻木。在黄河中,看不到一丝丝光亮,水中的寒气如刀割般,耳中嗡嗡作响。想到家属和百姓期盼的眼神,我又一次次咬牙潜入水中。”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现为特战救援队队长的秦一杰回顾了自己的护航和救援任务,令他印象深刻的既有先后两次赴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完成40余次驱离海盗行动的骄傲自豪,也有退役后成立民间公益应急救援组织、十几年来在应急救援道路上的步履铿锵——特战救援队组建14年来,共出动大中小微型任务2.1万余次,成功营救40余名遇险人员,帮助群众20万余人,如今,他们的身影已覆盖了一座又一座城市,走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只要祖国召唤,我们随时奔赴前线!”秦一杰说。
台上宣讲队员讲得慷慨激昂,台下师生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来自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的孔祥雷以“一顶来自世界屋脊的‘礼帽’”为题,讲述了孔繁森同志作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颜春倩告诉同学们“党在自己心中的样子”,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辛屯社区副主任邱琦生动讲述了七烈士不惧酷刑、为抗战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市文化馆副馆长王亚博、市曲艺家郭子玉以相声的形式宣讲聊城的“两河”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幽默风趣的语言迎来阵阵喝彩。
此次主题宣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生动感人的事迹讲述,赢得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