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激活档案力量、铸魂时代新人”档案赋能思政教育启动仪式在我院报告厅举行,标志着我市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和档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方面取得可喜进展,同时开创了我市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馆馆长、二级巡视员李保忠,市档案馆副馆长王士伟,以及学院党委书记金同元,党委副书记、院长徐公义等学院领导出席仪式。
启动仪式庄重热烈。金同元首先代表学院党委对市档案馆长期支持学院事业发展致以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推动档案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建设和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指示的务实之举,也是学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金同元强调,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教育的源泉,推动档案赋能思政,要让尘封的档案“活”起来、厚重的历史“动”起来、崇高的精神“立”起来,实现以史鉴今、以文化人、以档育人的目标。金同元要求:一是以“存史资政育人”为基,把握档案赋能思政的时代深意,挖掘红色基因、文化精髓与精神力量,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轨迹中认清发展大势;二是以“融通联动创新”为要,构建资源融通、阵地融合、队伍融入、活动融汇的“四融”实践体系;三是以“弘扬繁森精神”为魂,打造具有聊城辨识度的“档案+思政”品牌,让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思政教育最鲜活的教材。
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馆馆长、二级巡视员李保忠在讲话中指出,聊城市技师学院作为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母校,拥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孔繁森精神在这里代代传承。他表示,市档案馆将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围绕共建、共研、共育各个领域开展合作:一是资源共建,开放馆藏红色档案、治黄档案、运河档案数字资源库,为学院思政课提供第一手史料;二是课程共研,联合开发“红色记忆”“档案里的中国精神”“运河文化与商业伦理”“孔繁森精神”等特色课程;三是实践共育,在市档案馆设立思政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档案修裱、口述史采集、纪录片拍摄等实践活动,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
李保忠强调,“九一八”即将到来,同学们要勿忘国耻,始终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仪式上,市档案馆副馆长王士伟宣读了《档案赋能思政教育工作方案》。校馆双方签订了档案赋能思政教育合作协议。
启动仪式第二阶段,与会领导和师生代表观看了《“档”不住的记忆——聊城档案故事》纪录片,共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档案思政课”。